第(2/3)頁 你這孩子,以前高中的時候在家也是,看起醫書來怪癡迷的,經常忘記吃飯。”掛斷電話前寧母還不忘叮囑寧謙幾句。 寧母的語氣有些憂傷,寧謙為什么對醫學如此癡迷,其實娘倆都心照不宣,但又很默契的彼此都沒有提起。 掛斷電話,寧謙一時間百感交集,很多思緒涌上心頭。 他跑上天臺,想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但思緒還是不聽話地將他拉回到10年以前: 雖然寧謙的父母都是農民,但父親卻靠著一手木匠手藝,在縣里買了房子,一家三口生活還算溫馨。 可自從父親得了那場重病,仿佛身邊的一切都變了。 那時寧謙還在讀高中,父親突然開始高燒不退,一開始一家人也沒當回事,以為是普通的感冒發燒,可能發發汗就好了。 可父親的高燒持續了4-5天都沒有好轉的趨勢,到了縣里的醫院,醫生診斷認為是肺炎,就開始上抗生素,但沒想到越治越重。 最后甚至連激素都用上了,但就是沒有好轉的跡象,隨后肝、腎功能開始出問題、凝血指標也開始異常,血常規提示血小板驟降,這就像是一個不好的預兆。 縣醫院的醫生開始慌了,匆匆開了一張轉院證就無情地告知他們:治不好了,太重了,轉上級醫院吧。 寧謙和寧母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但寧母文化程度不高,搞不懂醫院的治療程序。寧謙毫不猶豫地向學校請了長假陪同父親看病。 他們從縣上的上級醫院轉到地州醫院的省級重點???,但依舊沒有什么起色。在換用聯合抗生素以后父親的體溫雖然下降了,但還是在低燒,肝、腎功能、凝血、血常規等指標雖然穩住了,但依舊沒有恢復正常,與此同時父親的情況每況愈下,人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瘦下去。 一家人都要求轉院,但地州級醫院的醫生說他們能治,不會開具轉院證明。 這個時候寧謙開始急了,他在照顧父親之余,一有時間就在那個互聯網還不發達的年代,用著2G網絡不斷在網絡上搜尋跟父親病情相似的案例,甚至開始買一些醫學方面的書籍開始硬啃。 最終他們還是堅持出院,自己轉向省城市的醫院去尋找著能夠治好父親怪病的人。 可省城醫院的號哪是那么容易排得上的。 那是全省頂級的醫院,是病人流量最密集的地方。 一家三口硬是在急診科的過道上住了整整三天,但其他科室來會診的醫生看看那一沓厚厚的病歷和化驗單,最后都沒有說明是什么病,搖搖頭就又走開了。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父親已經瘦得脫了形,病號服穿在身上顯得空蕩蕩的,雙頰深深凹陷下去,卻顯得眼睛一樣地大...... 后來在寧謙極力的要求下,急診科終于組織了全院大會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