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夜,寧謙的內心久久難以平靜,又是看了很久從理城市圖書館借來的書,直至深夜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又是一夜燈火通明的急診科迎來了交班前久違的寧靜。 科室里的護士和醫生都在交班室內享受這個交班前難得的八卦閑聊時間。 今天的話題中心基本都是在討論昨天的熱搜視頻: 作為護士這邊的八卦風向標,唐婭開始了今天“醫院新聞早交班”的話題:“你們看了嗎?昨天的年輕醫生當街急救的熱搜視頻。上熱搜的這個病人好像也在我們科呢。” “對啊,視頻播放量很高,都快有50萬點擊了。而且那個放胸管的手法真是太穩健了,我估計夠我學一年了!”一名規培醫趕緊插話,加入聊天。 “是呀是呀,昨天在急診科搶救的時候我就在現場,還是很驚險的呢。”一名小護士急忙附和道。 一名年紀稍大的護士,邊用濕紙巾擦臉邊道:“昨晚我夜班,這個病人恢復得不錯呢。那么大的開胸手術,2個小時就下來了,不得不說主刀醫生的水平真高。” “你們就不關注一下那個急救的視頻嗎?那個急救的年輕醫生好帥啊啊。”又是一名小護士忍不住拿手發紅的小臉。 “又開始犯花癡了,你就不能看看人家的急救手法,我覺得比胸外科醫生都專業好嗎。”唐婭白了一眼剛才發言的小護士道。 急診科待久了,很多科室醫生的操作當然也能看到,甚至有些胸外科的醫生十幾分鐘都搞不定一個胸穿,視頻加上自制單向閥也就花了5分鐘左右,唐婭覺得已經很牛逼了。 “我們的專業技術不在那,胸腔閉式引流這種事還是得問李凡醫生呢。” 唐婭旁邊的護士看向正在刷手機的主治醫生李凡。 “啊,你叫我啊?” 李凡沉迷于刷手機,好像聽到了,又好像沒有聽到,象征性地應了一聲。 “李醫生,那么火的視頻,你沒看嗎?”唐婭有些驚訝的看向李凡。 “看了,手法和操作都很不錯,但這樣的急救有些不符合常規,太冒險了。 要是病人事后有什么不好的狀況,會很麻煩。”李凡繼續刷刷著手機。 對于他這種常年混跡急診科的老油條來說,如果他遇到這樣的事,最多打個急救電話,做做心肺復蘇就不算愧對自己的醫生身份了。 秦月和董苗苗剛好一起走交班室,聽到交班室討論得熱火朝天,便問道:“唐姐姐,又在討論什么呢?” 唐婭舉手做采訪式問道:“沒有經歷過就沒有發言權,這兩個就是親歷者了,有什么感想?” 董苗苗滿臉崇拜,抬頭45°仰望天花板敘述道:“昨天理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丁林也在現場,我一開始覺得那個閉式引流是丁林主任做的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