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胃腸等空腔臟器穿孔炎性物質滲出可以導致腹膜炎、板狀腹,但一般起病比較急驟,不會有5天這么長的病史,且常常伴有膈下游離氣體; 肝臟、脾臟等實際性臟器破裂,血液滲出也會刺激腹膜,導致腹膜炎,但彩超提示肝脾等實質性臟器形態清楚,包膜完整,基本也可以排除。 而闌尾附近和肝下有大量的無回聲區,闌尾形態不均,多方診斷可以確定這位7歲小兒是闌尾穿孔所致的腹膜炎。 診斷已經明確,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盡快手術。 很快寧謙就完成了手術談話,孩子的母親已經哭成淚人兒,只有孩子的父親還在勉力支撐。 “醫生,我相信你們。需要做什么治療我們都配合。求求你們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孩子的父親神情激動,臉上充滿期盼。 “我們會盡力的,剛才也跟你們說過,手術后還有很多難關要闖,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寧謙沒有給出肯定的答案,他能做的只是盡量告知風險。 男孩父親期盼的眼神中多了幾分感激:“好,我們聽寧醫生的?!? 寧謙正準備給患者簽字,被出現在辦公室門口的李凡叫住:“小寧,出來一下?!? 寧謙遲疑了一下,還是跟著李凡走進二線值班室。 李凡關上值班室的門,面對寧謙,意味深長地道:“小寧,這個病人我們還是交給普外科吧。孩子年齡小,風險也高?!? 李凡是高年資主治,在他身上幾乎從來沒有發生過什么醫療糾紛。其實倒也不是他的水平有多高,手術做得有多好。 他能如此,只不過是他有自知之明,他能清楚的判斷什么手術他能做,什么手術有風險;什么樣的患者好溝通,什么樣的患者有隱患。 有風險、有隱患他就去轉嫁風險,自己也從來不冒著風險做手術、收治病人。 他始終覺得有些時候適當認慫也是一種難得的品質,對于現在這個病例也一樣。 “病人情況很緊急,再不做手術可能就沒有機會了?!睂幹t答道。 “該請會診請會診,在急診科救不回來的人每天都有很多?!? 李凡的態度很清楚,請普外科會診,這個病人我們處理不了。 寧謙裝作沒有明白李凡的意思,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患者診斷已經很明確了:急性闌尾炎穿孔,只要手術才能解決問題。” 一向佛系的李凡有些急了,漲紅了臉道:“那萬一手術解決不了問題呢?你有沒有想過這么重的炎癥,手術做完也照樣有休克的風險?有切口感染的風險?有術后腸梗阻的風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