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作為資深手術室打工人,移動的人行拉鉤,3-0微喬用于縫合皮下組織或者真皮,這樣的基本認識張志還是知道的,所以早就準備好需要的絲線。 不過相對于寧謙對縫線地選擇,寧謙對皮下地加固顯然更值得張志學習: 寧謙只是淺淺加固幾針皮下組織,然后就開始加固傷口最中間地位置,也就是傷口張力最高的地方。 完全考慮到傷口愈合地過程,很好地考慮到皮膚張力對傷口愈合地影響。 張志默默把這一點記在心里,并重復幾遍,打算縫合結束后就記在小本本上。 “小圓針,5-0線?!? 寧謙加固縫合皮下組織完畢,準備縫皮。 “確定是小圓針嗎?”張志呆住,他沒有準備備用小圓針。 他以為縫和皮膚要常規選擇穿透型更強的三角針,特別是頭面部這樣皮膚張力大的部位,三角針也是常規選擇。 選擇小圓針也不是不行,反而小圓針有不易留下瘢痕,不會對皮下組織有太多損傷等優勢, 不過對縫合者進針點的選擇和力道地把握有絕對的考驗,相應的縫合所需時間也會增加。 像張志自己就做不到。 他清楚的記得收拾關腹時帶教老師讓自己用小圓針關腹,最后小圓針愣是被自己扭曲成小魚鉤。 最后換了三根針線才完成縫合,遭到手術室護士和麻醉師的一致吐槽。 在急診這樣追求速度比追求質量美觀更甚的科室,也是如此。 選用三角針縫合顯然是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人的優先選擇。 顯然寧謙就是那少部分的人,做著不一般的操作。 小護士麻溜地拿起一包5-0絲線,撕上小手術臺。 張志很快把縫線遞上去,寧謙很快完成縫合。 一圈一圈,很有規律,間距標準,有如刻度量過,皮膚對合完整就像一條線。 最主要的是,寧謙采取的是連續縫合。 寧謙的選擇再一次出乎張志的意料: 一般來說,頭面部皮膚張力較高,為了避免傷口裂開,形成更大瘢痕,縫合者都會選擇單純間斷縫合法。 甚至有些人會采取單純間斷垂直外翻式縫合法,來最大程度避免縫線松動,傷口裂開。 在張志看來,這樣的縫合是會有風險的,如果是他他會求穩,選擇單純間斷縫合法。 張志有些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問出內心地疑問: “寧師兄,為什么選擇采用連續縫合法,不擔心張力高后切口會裂開影響愈合時間嗎?而且裂開的話瘢痕會更大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