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開荒-《明末大軍閥》
第(1/3)頁
四月初,隨著第二批將近三千塊肥皂順利賣出,劉衍收入九百兩銀子,手中有錢了,劉衍便準備立即開荒。
此時劉衍招募軍戶的計劃也進入尾聲,截止到現在,最后文冊統計,還在紙面上的大盤墩共有居民五十三戶,男婦共二百四十一口。其中男子一百二十八口,成丁八十五口,幼男四十三口。婦女一百一十三口,十三歲以上的女子八十四口,十三歲以下的幼女二十九口。
劉衍吩咐趙民將這些人一一登記入冊,開具正副兩本證件,其中一部分人原來是外來流民們的,還為他們簽發了軍戶帖,將他們名字記入軍籍黃簿,以后他們家世世代代都是大盤墩的軍戶。
大盤墩現在共有軍戶五十三戶,口兩百多,都是實打實的實數,在王家莊的幾個屯堡中,算是規模較大的了。這些人暫時都是在大盤墩西面外側修建地窩子居住,一時間這邊己是形成一個小村鎮,非常的熱鬧。
現在劉衍的手上已經有了足夠的人力,于是便與陳勛商議了一下,確定了第一批開荒的范圍。
經過這段時間的勘查,劉衍決定先將大盤墩西面比較近的一片無主荒地開墾出來。這里的荒地不但距離近,而且還有一段已經荒廢的水渠,只是因為這里距離那些連片的好田太遠,所以才沒有被軍官和士紳搶占。
從大盤墩的西面到南河一帶,其實還有另外幾條淤塞廢棄的水渠,如果都能利用上,便能使這一帶的荒地成為良田,不過現在劉衍財力不足,雖然沒有都有不少的進賬,但是開支同樣不小,又沒有什么積蓄,所以只能讓手下的軍戶先疏浚其中一條水渠的一段,再略為修補,暫時能利用水源便可。
至于余者的廢棄水渠,劉衍打算拿出一百兩銀子,在各地打個五口磚石深井,讓眾軍戶一起取水使用,在今年入夏之前先開墾出一批土地,每戶分個幾十畝再說。
這段時間,劉衍早派陳勛領一些軍戶對這一片土地進行過詳細的調查,哪里荒地多,哪里土地肥,都有過仔細的了解。最后劉衍決定在大盤墩西面,一條名為西通渠的廢渠兩旁開墾荒地,并將這條水渠疏浚,然后再圍繞水渠兩邊各打幾口深井,大致解決田地的用水問題。
此時除了王越領著十幾個婦人留在墩內看守外,還有陳江氏一眾繼續留在墩內肥皂工坊生產。劉衍現在除了個別老人之外,手上有約男丁百十余口,壯婦八十多口,在這個時代,婦女同樣要跟男子一起下地干活。而經過這些時間的調養,各人氣色好了很多,雖然這些男婦中以老弱居多,不過不可否認他們的干勁很足。
這部分人中,劉衍除了讓陳勛領著一部分人去疏浚西通渠外,余者各人都是隨他一起在周邊開荒修利。
一連多天,眾人都是天亮而出,天黑而回,每天都是努力干活。
那些軍戶看見身為甲長的劉衍每天都是帶頭勞作,整日揮汗如雨,非常拼命的樣子,心中都非常的感動,感覺劉總旗這樣的上官真是少見,更是難得。如此情況下,自然沒有什么軍戶敢在后面偷懶。
而每天陳勛、王越二人也是同樣跟在劉衍身旁狠干。劉衍也暗暗觀察過王越,他帶著一些軍戶去疏浚西通渠,或是留在墩內駐守,或是一起開墾荒地,一段時間下來倒也賣力。特別是整理出來的淤泥也知道挑往一處,將來用來肥田。劉衍點了點頭,這王越還是可以用的。
這天一大早,眾軍戶們迅速吃完早飯,在劉衍的統領下,眾人又是出堡而去,各人或是扛著鎬頭,或是扛著鋤頭,又有一些婦女挑著簸箕,籮筐等物同往,一些軍戶又趕著那十幾頭耕牛,同樣拿去開荒,這樣可使速度加快一倍。按人力,每個男丁一天只可開荒半畝,而有了耕牛后,可以一天開荒一畝,甚至更多。
劉衍見趙民也是扛著鎬頭跟在自己身旁,今天他穿了一身的短打,稀疏的胡須不時被清風吹拂而起,不過高瘦的身材仍是挺得筆直,可以看出他身上的文人氣質。這些天他同樣每天跟眾人下地干活,想他一個文人,也能吃得起這樣的苦,倒讓劉衍頗為意外。
想起這些時日趙民用得頗為得力,堡內能寫會算的讀書人就他一個,劉衍不想把他累壞了,那樣自己又要找過書吏了。
于是劉衍看了趙民一眼,笑著說道:“現在的天氣已經炎熱起來了,先生一個斯文的讀書人,哪能與我們這些老粗一起吃這樣的苦?可千萬別中暑了,不若先生還是回堡休息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友谊县|
凤翔县|
神池县|
达日县|
樟树市|
广西|
噶尔县|
大足县|
图木舒克市|
随州市|
津市市|
星座|
九江县|
讷河市|
石景山区|
夏河县|
洪泽县|
惠州市|
来凤县|
南京市|
枣强县|
朝阳区|
广宗县|
射阳县|
平塘县|
七台河市|
疏勒县|
江北区|
花莲县|
水富县|
安龙县|
宝坻区|
灵寿县|
镇康县|
会东县|
苏尼特右旗|
龙南县|
封开县|
金阳县|
太和县|
郓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