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秉寬,這兩份,誰是誰寫的,你知道嗎?”朱祐樘問道。 張周道:“陛下看過便會知曉。按照之前所定的,不可讓外人知曉是何人所作,陛下可從答卷中找到些許端倪?!?br> “嗯?!?br> 朱祐樘點了點頭,一邊看一邊又問道,“那秉寬你覺得誰的見地更好一些?” 張周笑道:“各有所長,論述的點也不同,但總的來說,太子和公主都各有見地,在很多地方是互不相讓的?!?br> 朱祐樘哈哈笑道:“太子研習軍務上的事多年,天天研究輿圖,若是秀榮的見識能跟他兄長相當,這說明秀榮的才華更好。是這意思吧?” 張周只是笑了笑,沒回答。 隨后朱祐樘便認真查閱起兩份卷子。 當看到第一份,他就不由皺眉。 上面所列的,都是什么大集團軍作戰,地圖上標注的點,什么官山、貓兒莊、威寧海的,又是出河套,又是長驅直入的,甚至各種作戰方略都提出來,還提出十幾路大軍出擊,還有什么中軍主力坐鎮…… 光是看這架勢,朱祐樘大概就能明白是太子朱厚照所為。 “內容空洞,甚至近乎空談,這有什么好的?”朱祐樘皺眉道。 張周道:“這份在論述上,有一點沒說錯,那就是平草原不能單靠一路兵馬,需要各路兵馬出擊,而中軍一路也代表靈魂所在,其實符合未來出擊草原的總體戰略?!?br> 朱祐樘經過提醒,隨即想到。 自己的夢想,不就是御駕親征草原嗎? 如果這么說的話,其實兒子所列的內容,跟自己所想也大差不差,畢竟他朱祐樘是要坐鎮中軍,是要成為這場戰事的主導者的。 哪怕只是名義上的主導者,也需要當定魂石。 兒子這番大集團軍作戰的方案,不就是為自己量身定制的? “嗯?!?br> 朱祐樘點了點頭。 隨后他打開第二份。 字跡是一樣的,都是一個人謄錄的,所以從字面上,他也看不出這是誰寫的。 但看到內容,他登時感受到跟兒子所列不一樣的感覺。 “這……” 朱祐樘只是看了一會,登時就被上面的內容所吸引。 張周道:“在這份論述中,將草原劃分成為十幾個區域,而大明的兵馬也被分成十幾份,按照所定的,每一份都牽連草原上幾個區域。然后形成了區域的劃分,將會以大明關隘之內的城塞為基礎,進入到草原之后再包干到自己的區域。” 朱祐樘皺眉道:“看著有些熟悉,先前內廷議事時,他們不就提到,說是要在草原上建立行在,甚至是多修造幾座城?” 張周道:“在這份論述中,修城是其次的,而是各路人馬輻射自己的區域,與韃靼人做周旋。不求一時將韃靼人覆滅,而是采取層層推進的方略?!?br> 朱祐樘道:“不妥。這么做的話,糧草供應太難,越往草原深處走,補給的難度越大?!?br> 張周笑道:“所以在論述上還提到一點,那就是在草原上修建道路,通過增加人口的北遷,以達到擠壓韃靼人活動空間的目的?!?br> “哦?” 朱祐樘微微思忖,還是搖頭,“也近乎于空談?!?br> 張周道:“陛下,這是太子和公主應考的題目,很多東西只需要提一個大概便可,您或許是……太認真了?!?br> “哦,也對。”朱祐樘苦笑道,“朕還是沒從查閱奏疏那種節奏中走出來,若如她所言,在草原上建立那么多的據點,要是韃靼人集合優勢兵力來襲,光靠這一處處的據點,能守下來?” 張周道:“陛下,事到如今,問題不在于戰,而在于不戰。若是韃靼人動向分明,這也算是給了我們機會?!?br> “嗯?!?br> 朱祐樘又點頭,“可是,這么做的話,會不會……時間長太了?” 張周道:“這也正是臣認為兩份東西不同的地方,正如陛下您所言,前一份雖然也有很多空談,但所代表的是以雷霆萬鈞的手段,在短時間內,短則一兩個月,長則半年到一年時間,就可以平定草原。” “而后一份,則是徐圖而進,用數年時間,逐漸開疆拓土,將韃靼人的生存空間擠占,最后達成平定草原的目的。” 朱祐樘笑道:“秉寬,還是你總結得好,朕看了之后,都沒想到是這樣?!?br> 張周繼續道:“只能說兩份見地各有所長?!?br>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