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以身為餌-《大明第一貢生》
第(2/3)頁
“三千?兵馬嗎?”朱祐樘很好奇。
這請求,聽起來就很古怪,也幸好旁邊沒有陳寬和楊鵬等人,不然他們的反應會比皇帝還大。
張周笑道:“三千足矣。有了新兵器,在戰場上可以做到碾壓,那多少兵馬其實無所謂。我的想法,就是以三千兵馬帶足夠多的糧食和輜重進草原,真正作戰的兵馬,可能幾百人而已。”
朱祐樘點頭道:“你是覺得,若是帶進草原的兵馬太多,韃靼人會避戰是嗎?”
“是的。”張周也就直接承認了,“帶數萬兵馬進草原固然是好,但韃靼人絕對不會與大明血戰,而只有先布置一路人馬長驅直入,在草原上形成困境,引得韃靼人認為可以拼消耗將這路人馬拿下,這會再派出后續兵馬增援而上,才容易起到效果。”
朱祐樘問道:“那為何不從開始,就把精銳的兵器,交給唐寅這路人馬呢?他們被困之后,其實更容易發揮不是嗎?”
張周搖頭道:“回陛下,臣認為并非如此。”
“說說。”朱祐樘提起極大的興致。
畢竟眼前要說的事情,已經事關到大明未來幾十年的國運,甚至是他畢生的夢想,就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草原部族的覆滅,完成大明對草原的徹底統治。
張周道:“一來,是因為去年里,新兵器才剛造出來,在穩定性上還需要研究,并需要配備更多的機床等物,來造更多的兵器,以達到裝備軍隊,以及靠軍隊取勝的目的。”
“嗯。”朱祐樘點頭。
別人不知道,但有關新兵器的進展,他朱祐樘是一清二楚的。
如果張周要造某種大殺器,連皇帝都不知道的話,那張周的動機就會引人懷疑……雖然朱祐樘眼下并不會懷疑他,但有些事就是三人成虎,張周從來不會給別人把柄。
既要做,那就做得光明磊落,新兵器是什么,兵器的意義是什么,能做到如何的殺傷力……從立項開始,就跟朱祐樘說清楚,這也避免了后續帶來麻煩。
張周再道:“再者,若是唐寅直接帶著新兵器進草原,那韃靼人在發現初步交鋒之后無法應戰,仍舊會選擇避戰,到時這場戰事就會形成一種你逃我追的境況,而戰事仍舊無法取得更好的進展。”
朱祐樘笑道:“所以先讓他們覺得,多付出一些代價,是能把唐寅這七千精銳給覆滅的,然后再帶更少的兵馬去馳援,把你造出來的大殺器用上,這樣就可以讓他們……哈哈,這樣很好。只是朕……”
說到這里,朱祐樘就有些郁悶了。
說好了,到了春暖花開時,咱哥倆是要一起平草原的,而現在你只帶三千兵馬進草原,那我這個當皇帝的要不要跟?
當皇帝的只帶三千兵馬進草原?這豈不成了兒戲?
張周道:“陛下完全可以按照原先的計劃,帶大軍到宣府或是大同等地,以大軍開拔進發草原,為臣壯聲威。到大戰之時,陛下或可親臨……”
為了讓皇帝在這一戰中有參與感,張周所給出的計劃,就是讓皇帝當大后方戰事的主腦。
皇帝親身到前線犯險是不現實的。
但張周的作戰計劃中,又沒有大集團作戰的空間,畢竟你派三千兵馬去,可能都解決問題了,為什么要派幾萬甚至是幾十萬人進草原?那時候過多的兵馬,反而會因為糧草補給等問題形成拖累。
更別說是靠幾十萬兵馬去追擊韃靼人,并以此跟韃靼人決戰了。
朱祐樘笑道:“好,你親自沖鋒在前,朕還是有些不放心。你覺得,讓新建伯去如何?”
“陛下,您真覺得,派別人去,會讓韃靼人有心決戰嗎?”張周笑著問道。
朱祐樘想了想,似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他驚訝道:“秉寬啊,難道你是想以自身為餌?這……這……”
張周道:“臣帶兵進草原,乃是最合理的,且如此大的功勞,臣也不想旁落到別家。陛下以為呢?”
“你看看你……朕知道,你絕對并非是為了什么功勞,你要立功,以前那么多場戰事,早就有你發揮舞臺了,也是朕一直阻礙讓你去,是朕怕你犯險……你現在說這些,你覺得朕會信嗎?無論怎樣,就算你人在京師中坐鎮,這首功還是要記在你身上。”
朱祐樘也是很仗義的。
且朱祐樘講道理,他很清楚現在大明軍政的改變是誰帶來的,如果誰想否定張周的首功,他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張周嘆道:“臣知曉陛下一直想親手解決這麻煩,但您畢竟貴為天子,就讓臣代您去完成這一切。還請陛下跟臣這個機會。”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冷水江市|
武安市|
江源县|
呼玛县|
璧山县|
长顺县|
康定县|
大埔区|
景宁|
平远县|
栾川县|
曲麻莱县|
衢州市|
慈利县|
梁河县|
泾川县|
交城县|
额敏县|
台前县|
丰城市|
宁陕县|
漯河市|
宜丰县|
辉县市|
尼勒克县|
金阳县|
盐城市|
尉氏县|
汾阳市|
肥西县|
河东区|
浦东新区|
云和县|
元谋县|
保康县|
双柏县|
崇左市|
邯郸县|
金塔县|
西畴县|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