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大明第一貢生》


    第(1/3)頁

    正月底。

    這天下午,戴義與陳寬帶人捧著奏疏,從司禮監值房到乾清宮內。

    見到朱祐樘之后,戴義讓人先將奏疏放到一旁,然后分了六個木托,各自盛放重要程度不等的奏疏,而最后一個木盤子上奏疏最多。

    在戴義到來時,早前一步抵達的蕭敬正在跟朱祐樘呈報有關審問江瑢的結果。

    “……以貢生江某所供,其不過是因曾拜謁李大學士而不得,后因妒恨,便草擬奏疏以參劾閣臣阻塞言路,并無人指使,東廠查問過江家相關人等,也未有發現其與何人有深切往來,未發現有請托送禮之事……”

    江瑢參劾內閣三名大臣的事,在朝中形成了很不好的影響。

    劉健也不避嫌,最近一直都在朝堂上幫江瑢爭取,讓皇帝放人。

    檢舉我,我還幫他說話……

    這才體現出內閣首輔的氣度。

    朱祐樘隨手拿起一份奏疏看了看,問道:“彭泉呢?”

    蕭敬道:“已在押送來京的路上,估摸二月中旬之后,便可抵達京師。”

    “嗯。”

    朱祐樘先拿了最多那個木托盤上的奏疏,這些奏疏近乎都是千篇一律的。

    參劾王越,參劾張家兄弟……

    皇帝先前在朝堂上有言在先,誰對西北有何意見,盡管往上提。

    御史言官也沒法直接就西北的局勢發表太多的見解,否則西北出什么事誰都承擔不起,最好的辦法就是……拿王越開刀。

    至于參劾張鶴齡和張延齡兄弟倆,純粹是附送的。

    “有對秉寬說三道四的嗎?”

    朱祐樘看了幾份,發現參劾的內容沒什么新鮮的,他便多問了一句。

    戴義道:“有。”

    說著,從另外一個托盤中挑出兩份來,所說的就是皇帝輕信方士之言。

    朱祐樘看完之后,也沒動怒,放到一邊。

    “秉寬還沒說另外兩件事是什么?”朱祐樘抬頭望著戴義,“再過不到十天,他可就要入貢院了。”

    蕭敬回道:“前日奴婢曾前去問過,張先生說,在他入闈之前,會將兩件事詳細列出。”

    “好,有他這話,朕就放心了。”

    朱祐樘松口氣。

    現在朱祐樘對大臣,對西北局勢什么的,也沒太多在意的地方。

    所記掛的,不過是張周所算的那三道卦。

    ……

    ……

    張府。

    張周最近近乎都是足不出戶。

    這天王越的長子王春來訪。

    王春來見張周,除了是替其父親問詢有關讖言的問題,還有就是跟張周通知有關朝內的事……王越在朝中的影響力很大,他也怕朝中人對他的參劾影響到他在西北一戰的發揮,所以隨時都找人盯著。

    同時王越也很想跟張周綁定在一起。

    王春的話,多少帶著一點挑撥的意味:“……近來有言官對先生您也多有謗議,只怕您入朝之后,也難融入于同僚之中。”

    王春等于是來替王越傳話的。

    你以為你是個解元,就能跟朝中文臣和睦相處?

    還不如專心當個佞臣,別想考進士的事。

    咱老哥倆,還能互相扶持。

    張周笑道:“令尊最近也常被參劾吧?”

    王春面色有些尷尬。

    “令尊本來也可安心當個文官,甚至能位極人臣,但你看他便專心于此嗎?”張周笑著。

    王越當初明明可以安心當個兵部尚書,甚至這次當個兵部左侍郎也不賴,但王越卻明知結交近佞容易被人非議,卻還樂此不疲。

    王春道:“或者,先生跟家父在為官之上,有相似之處。”

    “是啊。”張周笑著,“我跟令尊一樣,都不想安心當個混資歷的文官,要真當個文官,在大明朝這固化的官場有所作為,考不滿九年,連個頭都冒不出來,不到知天命之年,恐也難被人認可,無異于緣木求魚。”

    王春不解道:“既然先生早就知曉這一切,為何還要科舉入仕呢?”

    是啊。

    張周都覺得王春問得太直接了。

    有機會能另辟蹊徑,為什么還一定要走回科舉這條路呢?

    就算考中狀元又如何?翰林修撰考滿九年,升侍讀、侍講,兩個九年考滿有機會升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甚至有機會入閣……靠立功跳升?這功勞怎么立?跟王越一樣靠軍功?還是靠在輔佐皇帝和太子方面卓有成效?

    既然靠輔佐皇帝和太子,那干嘛不直接走捷徑,還要進翰林院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水县| 宣武区| 宁国市| 定边县| 绥棱县| 合水县| 丰镇市| 义乌市| 华蓥市| 天台县| 凤凰县| 泰来县| 阜平县| 淮南市| 综艺| 陆河县| 烟台市| 昌邑市| 姜堰市| 金阳县| 泗水县| 通山县| 汉沽区| 屏山县| 长春市| 宁陕县| 崇义县| 甘孜| 望城县| 迭部县| 大丰市| 崇信县| 阳曲县| 凌云县| 运城市| 京山县| 张掖市| 平谷区| 红河县| 芦山县| 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