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踢到鋼板了-《大明第一貢生》
第(3/3)頁
所以你想表達,由你口中“轉述”的話,就等于是證人證詞?
此時刑部尚書白昂走出來道:“證人都姓甚名誰,可是列了供狀,并做了簽押?交由法司,一并做定讞。”
華昶道:“并未有,不過何時都可以添補,還請陛下下旨,將涉案人等一律下獄,過堂問責,一切便清楚明了?!?
本來就沒證據(jù),其實連文臣大概都知道,華昶這屬于以道聽途說的消息,來做上奏。
雖然從法理上來說,風聞言事并不能算是過錯,可涉及到禮部會試鬻題這么大的事,在不經(jīng)過細節(jié)求證的情況下,就貿然上奏,將外間的傳聞捅成一件大案,這做法就有點過頭。
至少文臣也覺得,華昶太心急。
朱祐樘道:“你沒有罪證,就要將你所參劾的人下獄,并無此道理。你所謂的證人證詞,是可以回頭再補,你可以將名單一并列出,朕這就讓東廠前去擒拿,到朝堂當面論事。”
皇帝的話一出,華昶也有點蒙。
皇帝這么較真的嗎?
現(xiàn)在不是外面都在風傳說有鬻題?我不過是把外面的傳聞,整理下來奏報而已,按照道理不應該是把人都下獄之后,嚴加審問然后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非要拉到朝堂上來進行當面對質,這算怎么說的?
“回陛下……臣……一時記不得有哪些人,要回去之后,再行查證……不過京師士子,已對此議論紛紛,若繼續(xù)傳揚,只怕會引起士子騷動,而壞了綱常法紀!”
華昶為難之下,還在繼續(xù)為自己爭辯。
我不但沒有證人證詞,連證人是誰都不知道,我只拿大道理說事,外面的人都在議論,朝廷應該平息輿論,就應該把涉案的人下獄拷問。
此時的華昶已經(jīng)是滿頭大汗。
張周就立在他旁邊,心里也在笑。
還沒等我開口,你華昶就已經(jīng)這么狼狽,你大概是不知道自己錯在哪……你要是只檢舉程敏政、唐寅和徐經(jīng),估計皇帝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派錦衣衛(wèi)去拿人了,結果你倒好,非要把我加上去,你大概是不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是吧?
朱祐樘臉色淡然,不急不躁道:“你僅僅因為民間士子的幾句議論,就公然檢舉朝中一名翰林學士,還有三名會試考生,攻訐春闈舉賢之大事存在鬻題弊端,還要以此作為呈堂結案的罪證?你可知這背后的牽扯有多大?”
華昶跪下來道:“陛下,臣一片赤誠之心,日月可鑒!”
不再提證據(jù)的事,只說自己的忠心,也是在強調,這是他的職責。
“東廠!”朱祐樘大喝一聲。
“在!”蕭敬早就看華昶不順眼了,沒辦法,誰讓華昶惹了張周呢?
皇帝器重的人,你沒證據(jù)就敢參劾,你這是自尋死路。
進了詔獄,可不會讓你好受。
朱祐樘道:“將他拿下,發(fā)北鎮(zhèn)撫司,查問是否有何緣由……”
還未等朱祐樘的話音落,左都御史閔珪急忙走出來道:“陛下,不可!還請三思?!?
很多文臣也意識到,皇帝這么做有點要把朝廷跟民間士子矛盾激化的意思,不抓嫌疑人,抓舉報人?關
查都沒查,就這么偏向一邊,讓那些在外面鬧事的讀書人怎么想?
朱祐樘怒視著閔珪道:“閔卿家,你有意見?”
閔珪道:“陛下,鬻題之事由來已久,若全都是捕風捉影,斷然不至于會鬧到如此沸沸揚揚,若在未經(jīng)查證之下,將戶科給事中華昶問罪,勢必會引發(fā)士子更為廣泛的妄議,還請陛下以大局為重,給士子一個交代!”
朱祐樘近乎是咬著牙道:“如果僅僅是怕士子妄議,就要以他們所議之事做徹查,將他們妄議之朝臣移交法辦,朝廷還有何威信顏面可言?朝廷求賢任能,還如何仰仗于春闈會試?”
“諸位卿家,難道你們希望以后的朝廷大事,都要被士子的議論裹挾,事事被牽著鼻子走嗎?”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北票市|
二连浩特市|
五大连池市|
夹江县|
德清县|
九江县|
嘉荫县|
阿尔山市|
阳曲县|
东港市|
阿图什市|
泌阳县|
大城县|
剑河县|
五大连池市|
临洮县|
隆德县|
凤台县|
同江市|
乐平市|
西贡区|
凌源市|
绥化市|
嵊州市|
郎溪县|
嘉定区|
汕头市|
莆田市|
铜川市|
留坝县|
库尔勒市|
南江县|
佛坪县|
鄂尔多斯市|
长宁区|
晴隆县|
海丰县|
诸暨市|
扬州市|
久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