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二十七章 東宮講班秩序-《大明第一貢生》


    第(3/3)頁

    ……

    ……

    翰林院內。

    王鏊也是在整理《大明會典》的一些資料,如今翰林院中事,因《憲宗實錄》早已修撰完成,除了給太子授課、制誥的主要任務之外,主要修書的任務,就是這本匯集了大明歷代法度、法例的行政法典,堪稱是弘治帝在治國修書青史留名方面最大的野心。

    便在此時,劉機給王鏊帶來個消息。

    “……濟之,今日朝議上談及翰林學士的人選,你是被陛下提出來的。”

    王鏊作為侍讀學士,并不需要每天都去上朝,一般只有在例行的大朝會,或是逢年過節的慶典時,才需要前去。

    大明的朝議講求的是公事公辦,有你衙門的事你就去,沒有就不去,一般來說言官職位再低也有一席之地,而相對六部尚書、侍郎基本是必到的,剩下就看當天是否有相應事情對應的負責人的相關奏疏。

    王鏊道:“我才剛升了侍讀學士,怎可能有資格晉升為翰林學士?”

    劉機一臉羨慕之色道:“陛下賞識你,你這還不悅了?本來謝閣老出來舉薦的人,是介夫和叔厚,禮部的那位舉的是南京的張元禎,后來是將叔厚給按下,留了三人為備選,看來你選上去的機會不小。畢竟你是陛下欽點的。”

    雖然歷史上是由梁儲先當翰林學士,但論資排輩,其實是楊廷和比梁儲高一些。

    只是因為楊廷和守制錯過了這次翰林學士的選拔,在后來入閣的先后次序上,卻是楊廷和比梁儲更早。

    這邊還沒說多久,外面就有修撰劉春過來通知:“王學士,司禮監來人了,請您過去敘話。是說有關東宮進講之事。”

    王鏊皺眉。

    怎么突然就提到進講?

    難道也跟自己被皇帝舉薦為翰林學士備選人的事有關?

    劉機笑道:“快去吧,估計事不能太小,以后東宮講官的事,就由你來全權主持,以后也不會再找旁人了。”

    ……

    ……

    翰林院內,新科的三位翰林,分別是修撰張周,編修倫文敘和孫緒,在司禮監秉筆太監蕭敬的陪同下,到翰林院來述職。

    這待遇……

    讓人看著就覺得很頭疼。

    無論是誰看到這一幕,都知道蕭敬的到來跟倫文敘和孫緒沒什么關系,全在張周一人的面子上。

    蕭敬跟翰林院的人見禮之后,甚至沒留張周,單獨留下王鏊,要談及有關東宮進講的事宜。

    再說淺白點,他是代表皇帝來給王鏊劃分“職責范圍”。

    “……陛下的意思,以后東宮的講官,分兩班,第一班仍舊由您領銜,一切都不變,但在每旬三、六、九這三日,或是另外所通知到的時間,由第二班人前去進講……”

    蕭敬說得很模糊。

    王鏊皺眉道:“經筵日講,本就有日程上的劃分,何以還要再于東宮進講之事上做細分?”

    蕭敬笑而不語。

    “那蕭公公,敢問兩班人該怎么分呢?”王鏊只當是,皇帝要把現有東宮講班的人,分成兩班。

    蕭敬道:“第一班,跟之前不變。您也知曉,新增加了張先生,就是新科狀元張周。至于第二班,若是張先生公務繁忙的話,仍舊維持原樣。”

    “什么?”

    王鏊沒聽懂。

    這是單獨把張周拎出來說?

    蕭敬笑道:“也不用隱藏什么,陛下的意思,就是以張先生為第二班的領班,至于如何進講,由他自行來定。”

    這下輪到王鏊眉頭緊鎖。

    張周以翰林修撰的身份為東宮講官也罷,本來跟著打個雜,整理一下教案,甚至出來講一段,也沒什么不可。

    張周是狀元,也是傳統科舉上來的儒官,才學方面自然不弱。

    但若是讓張周單獨領一班人去給太子講課……

    是將如今翰林院這些人置于何地?

    “沒辦法呀王學士,這位張先生非但才學博覽古今,更是通宵天文地理,對于天相也能掌控,這般的能耐,若是能授予太子一二……當然陛下明面上不能這么說,您明白就好,不要對他人言……這要是真讓太子學了,那還不是……了得?”

    王鏊吸口涼氣。

    說白了,還是因為張周本事大,我們這些人加起來也不如他,是這意思吧?

    “不過您放心,平常呢,東宮的進講,張先生也是隨您一起去,絕對不會喧賓奪主,到他進講時,也絕對不讓您在旁落了威風。都是東宮的先生,不分彼此就好。”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吉市| 孟州市| 临湘市| 泗水县| 滕州市| 都昌县| 那曲县| 凌海市| 改则县| 京山县| 塘沽区| 通州市| 丰台区| 峨山| 大洼县| 达孜县| 鲁甸县| 宜川县| 伽师县| 商南县| 四子王旗| 阿拉善右旗| 包头市| 珲春市| 平度市| 绥阳县| 东城区| 南雄市| 石屏县| 瑞丽市| 闽清县| 漳浦县| 阿荣旗| 龙南县| 南郑县| 金沙县| 章丘市| 瑞昌市| 绿春县| 建宁县|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