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忠孝難以兩全-《大明第一貢生》
第(2/3)頁
楊廷和回到住所,要跟他一起回鄉的楊廷儀已收拾好家當帶著馬車過來,楊廷儀也很郁悶。
我考中進士,是跟著兄長你吃香喝辣的,咋突然就說要回鄉探親?
還是去侍奉雙親這么扯淡的理由?
楊廷和道:“戶部觀政的事,處置好了嗎?”
“不想觀政了,準備跟朝廷提請,放一任知縣。兄長莫要以此等眼光看我,我本也是想考中鼎甲,或是遴選庶吉士入館,跟兄長你一同做事的,奈何事不由人,鼎甲考不上,連入館的途徑都給斷了,還不如到地方上當官,若是吏部直接放個四川的知縣,我連京師都不回了……”
楊廷儀好像很想得開。
別人都是擠破頭要留在京城當京官,只有楊廷儀想趕緊放到地方去當知縣。
楊廷和差點想罵弟弟胸無大志。
正說著,有人往他門口方向靠近,一名錦衣衛模樣的人問道:“是楊侍講府上嗎?替蕭公公和張先生來傳個話,他二位馬上要到了。”
“嗯?”
楊廷和皺眉。
我這邊被勒令回鄉探親,還規定要趕緊走不能耽擱,結果這邊還有什么蕭敬和張周的事?
蕭敬替皇帝來傳話就算了,張周來算什么意思?
楊廷和望著遠處,果然有馬車到來,卻是張周和蕭敬還沒有共乘的意思,各自下了馬車往他這邊走過來。
……
……
楊廷和在京城的小院內,楊家兄弟倆給設了桌椅板凳,以剛沏好的茶水招呼蕭敬和張周。
蕭敬笑道:“楊侍講、楊進士都客氣了,咱家是替陛下來跟兩位說一聲的,為你們兄弟回鄉,陛下還特地準備了一些薄禮。”
“不勞陛下費心。”
楊廷和臉色很怪異。
雖然蕭敬和張周都沒坐,但楊廷和覺得在自己府上招待中官和近佞,讓自己很掉價。
無論蕭敬和張周在皇帝面前多得寵,好像都應該跟他楊某人無關。
楊廷儀則笑道:“蕭公公,您這太客氣了,替我們兄弟答謝陛下的恩德。”
相比于楊廷和的謹慎,楊廷儀則顯得很“市儈”,他就差把“我很仰慕蕭公公”這幾個字寫在臉上。
蕭敬也好奇。
這貨是進士嗎?怎么看起來倒像是個市井的商賈?
只有一旁的張周很清楚楊家兄弟倆的造化。
楊廷和不必說,大明赫赫的功臣,無冕的宰相,未來大明清流的代表人物,無論其跟嘉靖帝是否交惡,以及后來一時的風評如何,哪怕他是個權臣,也不能否認他對大明的功績。
至于楊廷儀……這就純粹是個小人了。
歷史上楊廷儀全靠他兄長撐腰,劉瑾得勢他當閹黨,后來更是跟錢寧、江彬眉來眼去的,就算這樣到正德末年還晉升到兵部侍郎,只是被人參劾說他貪污受賄,而且當時剛登基的朱厚熜查過,應該是確有其事,礙于當時楊廷和滔天的權勢,也只是讓楊廷儀致仕還鄉,沒多計較。
兄弟倆雖然都是當官,但做事風格方面,是兩種作派。
楊廷和問道:“蕭公公,陛下除了讓您送一些東西來,可還有旁的交代?”
楊廷和看出來,若只是送點慰問品,何勞東廠廠公親臨?別看他瞧不上張周,但現在張周于皇宮近佞中地位隆寵,張周輕易也不會來拜訪他的。
別人是想巴結張周而不得,而他則是想躲張周遠遠的。
蕭敬道:“可否與楊侍講單獨敘話?”
“這……”楊廷和看了看楊廷儀。
張周則笑道:“楊兄,我們出去敘話?”
“好,好。”楊廷儀見張周如此客氣,他自然也心花怒放。
免得自己去巴結了。
當張周二人走開之后。
蕭敬才道:“楊侍講,陛下也怕您心生怨懟,覺得這是陛下有意針對于您,其實不然。陛下是聽人勸諫,得知令堂身體……不佳,希望您能回去,早些奉養于榻前。”
“什么?”楊廷和一聽就緊張起來,“家母……”
“不要著急,具體是什么病癥,咱家并不清楚,陛下也沒有派人到你故鄉去打探,畢竟……太遠了……”
楊廷和聞言皺眉。
沒人去看過,居然說我母親重病在身?
如果真有相關的消息,不應該先通知我這個當兒子的?
蕭敬道:“您回去探望一下,若真有事,您也能盡一下孝道,對為官的名聲也好,若沒事也當是回去走走,回來后翰林學士的職位給您留著,楊侍講也的確不該因此而有所介懷才是。”
“是。”
楊廷和也有點懵逼。
他其實也想不明白皇帝派蕭敬來的用意。
皇帝打壓就說打壓,他也知道自己是劉健派系的人,皇帝欣賞王鏊要提拔王鏊,他也不能有意見,誰讓王鏊已經是侍讀學士,而他只是個侍講呢?
但打壓完了,又派蕭敬來說,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言語之間,皇帝對他很欣賞,還有收攏之意,這就讓他看不懂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福县|
博罗县|
红桥区|
蒙自县|
庄浪县|
交口县|
长顺县|
建昌县|
桐乡市|
民县|
日喀则市|
葵青区|
张北县|
舞钢市|
巴楚县|
铜陵市|
乐东|
汉阴县|
安乡县|
从江县|
沅陵县|
稷山县|
奉贤区|
阿拉善右旗|
综艺|
孝昌县|
密云县|
华蓥市|
青铜峡市|
钟祥市|
同仁县|
阜宁县|
虹口区|
巴南区|
正定县|
黄龙县|
湟中县|
峨山|
金湖县|
湖州市|
精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