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半吊子的外交官-《大明第一貢生》
第(1/3)頁
朱祐樘順利解決了“納妃”的問題。
也只是眼前看起來還算是無風無浪,背后到底潛藏著什么,連張周都不好去判斷。
因為這件事對歷史的影響太大,張周都不敢說自己一定是做對了。
嫡出的沒有,找個庶出的,就一定會比旁支的更強了?
張周還沒等從宮里出來,這邊蕭敬便跟他打了招呼:“先生,禮部的徐尚書,說是要請您過去,大概有重要的事商議。”
“正好。”
張周點頭。
之前他跟朱祐樘提過要找朝中大臣將宮外妃子懷孕的事泄出去,提前讓大臣有個準備。
當時無論是張周,還是朱祐樘,所想到的都是徐瓊,畢竟此人就是靠姻親關系上位的……至于徐瓊跟張家關系親密,這倒也不是什么大問題,在于皇帝覺得姻親關系更多是跟皇家,徐瓊在此等問題上也會懂得審時度勢的。
……
……
禮部。
張周抵達時,由沈祿出來迎,等往外面走了一段路,這邊徐瓊才迎出來。
沒見到禮部其他的官員,顯然徐瓊也是有意要避開他人來跟張周商議事情。
“萊國公。”徐瓊微微拱手。
以禮部尚書的身份,對張周也的確是有傲慢資本的,徐瓊也不想太折損自己的面子。
張周拱手還禮,算是回了個平輩禮數:“見過徐部堂。”
進到后衙,三人落座。
茶水奉上之后,徐瓊隨即讓人把門都關好。
“萊國公可有知曉最近陛下出入宮門之事?”徐瓊問詢。
張周笑道:“徐部堂客氣了,稱呼在下秉寬便可,其實在下也有相關的事要談及,陛下現在遇到了難事,需要有人出面相助。”
徐瓊跟沈祿對視一眼,二人眼神都透露出一種“原來都被人算中”的無奈。
找張周談皇帝納妃的事,即便是張皇后和昌國夫人的吩咐,他們始終是難以啟齒的。
這是皇帝的家事。
大臣除非是得自于圣意,否則是不能隨便牽扯其中的。
沈祿笑道:“萊國公但說無妨。”
張周道:“是這樣,今日在下去見過皇后,跟其談到了一些事,涉及到陛下納妃。”
“啊?”沈祿大驚失色道,“你……你去跟皇后娘娘談過了?”
“是的,是奉皇命前去,皇后對于陛下納妃之事非常贊同,還主動剛提出要將人納進宮門,以令陛下能誕下更多的皇嗣,令大明國祚安穩。對了,這位小貴人在宮外……是有孕在身的。”
張周閑話家常一般,就把事說出來。
徐瓊和沈祿已經震驚到直接站起身來。
這反倒讓張周不好意思繼續端坐著,他也跟著站起身來,問道:“兩位,可是有何不妥嗎?”
徐瓊盡力平復著心情,問道:“陛下……是要有新的皇嗣了?”
“是的。”張周點頭。
徐瓊問道:“人……入宮了?”
“沒有入宮。”張周回答都很正式,語氣都沒有什么波瀾變化,“皇后只是同意將此女納進宮門為妃,但卻有意要讓此貴人在宮外誕子后再入宮門,也是為避免閑言碎語。”
徐瓊看了沈祿一眼,顯然他不理解皇帝和皇后如此的安排。
沈祿接茬問道:“既是皇嗣,豈有在宮外降生的道理?”
張周聳聳肩道:“這是陛下跟皇后達成一致后的結果,在下就算想勸說,也徒勞。不過以在下所看來,就算人沒有入宮,名分未得,但也不該藏掖,該與人知曉還是要坦誠的,否則有些事不好收場。”
“對對對。”沈祿忙不迭點頭。
徐瓊皺眉看著沈祿,眼神有些怪異,好似在質問,你是站在哪邊的?
沈祿當然是站在皇帝一邊的。
什么張家外戚的……關系再近,也要以皇帝的利益為先,到底是皇帝賜給他們現在的地位,而不是張家外戚給他們的。
等皇帝納妃,妃子還有了龍嗣,張家的地位會進一步降低的。
現在有個張周,已令張家在朝中的影響力大打折扣了。
“秉寬。”徐瓊突然也客氣起來,順口問道,“人在宮外,是住在何處的官所?陛下可有妥善……安置?你應該知曉內情吧?”
張周微笑道:“此等事,臣子怎好去多問呢?”
徐瓊道:“若是皇妃在宮外誕下孩子,若是公主,倒也無妨,若是皇子的話……秉寬,你能明白老夫的意思吧?”
打啞謎新境界啊。
張周想說,你說什么了,我就要明白你的意思?
“如果徐部堂是說,此龍嗣出在宮外,身份和地位上有所爭議,那應該是陛下所擔心的,而不是皇后所擔心的,是吧?”張周道。
沈祿在旁邊,一時好像沒明白過來。
徐瓊卻聽得很透徹,他道:“老夫正是擔心這個,不過陛下有龍嗣,的確是好事。本還有一些無關痛癢的事與你商議,既如此,也就不提了。”
張周笑了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县|
南昌市|
依兰县|
青川县|
当雄县|
芜湖市|
江北区|
三江|
顺义区|
霍城县|
黑水县|
辽阳市|
湖口县|
贡觉县|
浙江省|
宝应县|
余干县|
越西县|
桃江县|
南丰县|
井陉县|
苍梧县|
德州市|
玉田县|
营山县|
广昌县|
安泽县|
绥棱县|
米泉市|
潢川县|
邵阳县|
兰溪市|
清河县|
连州市|
融水|
侯马市|
漳浦县|
华池县|
黎城县|
普陀区|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