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四十章 講原則無仕途-《大明第一貢生》


    第(1/3)頁

    張周已在回京途中。

    沿途走得并不快,好像也不著急回京城去赴任兵部尚書,有關(guān)蔡國公冊封的詔書和書券也都在路上,在張周回京之前,蔡國公的爵位就能定下來。

    而京城的萊國公府沒幾天,又要換匾額了。

    到十月下旬之后,京師內(nèi)平靜了很多,也是因為天冷,百官裹上了冬裝。

    皇帝也體諒大臣,基本也不會在奉天門視朝,基本每次都會去奉天殿,如此的改變皇帝也是為了體現(xiàn)出對文臣的倚重,算是倚重示好。

    大臣也未必會領(lǐng)情。

    朝野上下暗中對火篩北犯韃靼小王子不順,以及張周派兵派船出海的事也在暗中議論。

    朱祐樘通過廠衛(wèi)的情報網(wǎng)絡(luò)得知這些傳聞,也都不會刻意提及,只要那些大臣不在朝堂上攻擊張周,朱祐樘就覺得朝野上下還是很和睦的。

    十一月初六。

    這天寧夏鎮(zhèn)內(nèi),皇帝在寧夏之戰(zhàn)結(jié)束之后,終于下達了有關(guān)對寧夏將士功過賞罰的詔書,涉及到軍中上下方方面面的。

    多都是物質(zhì)上的獎勵,而且是就地取材那種,戶部并不會調(diào)撥帑幣過來完成嘉獎,而對于此戰(zhàn)中大明損失,皇帝也就選擇視而不見了。

    楊一清繼續(xù)任寧夏巡撫,朱鳳則是調(diào)京師另有敘用,而接替朱鳳來當(dāng)寧夏總兵的人……皇帝委命了保國公朱暉。

    朱鳳也沒得到像樣的嘉獎,皇帝只是對他進行了“口頭表揚”,在接到詔書之后,朱鳳就要回京了。

    朱鳳去跟楊一清告別,楊一清特地單獨在巡撫衙門給他準(zhǔn)備了兩個酒菜,寧夏文武組合,就此分道揚鑣。

    “又要走了,去京師山長水遠,一個月也不知道能不能回去。”朱鳳來的時候也就用了半個月左右,那是一路騎行近乎是日夜兼程。

    但那時是因為寧夏西路正被入侵,他不得不如此。

    可回去的時候,就沒有軍事任務(wù),給的期限也更充裕一些。

    楊一清雖然看不上朱鳳,但他知道,這次寧夏一線的潰敗和人畜損失,全是因為有朱鳳在,他才沒有背鍋,即便如此他還是在疲于應(yīng)付巡察御史。

    “安邊侯,你此行回京師,可有何計劃?”楊一清認(rèn)真問道。

    朱鳳道:“我會主動請罪。”

    楊一清差點想揍這小子。

    感情還沒忘了這茬呢?

    “之前其實已經(jīng)做了上奏,具體的情況我都說了,寧夏這地方能調(diào)動的人少,延綏也沒派出援軍,無論是甘肅、固原,又或是關(guān)中各處,都未提供協(xié)助,我已經(jīng)盡力在做了,奈何韃靼人來勢兇猛,我也怕?lián)p失太大,幾次交兵的損失我也都如實上報了。”

    朱鳳說完,楊一清站起身道:“你一件事都沒落?幾時的事?”

    朱鳳道:“一早就寫了啊。”

    楊一清吸口涼氣。

    本以為這次朝廷沒追究,是因為朱鳳沒上奏。

    或者說,他總覺得朱鳳是在以“請罪”為搪塞的借口,為的是來跟他談判和周旋,結(jié)果這小子說到做到,早早就請罪完成。

    皇帝沒追究,或許還是看在朱鳳老實坦誠毫不隱瞞呢。

    朱鳳認(rèn)真道:“我也提過,楊中丞到寧夏之后,為軍務(wù)之事日夜操勞,并未有任何的懈怠,軍中上下也都很佩服,寧夏有你坐鎮(zhèn),韃靼人一時不敢再來。”

    楊一清坐下來,有點無地自容的意思。

    承了王守仁在草原大捷的恩也就算了,現(xiàn)在居然一個不起眼的朱鳳,都要給自己恩惠嗎?

    自己已經(jīng)淪落到,是個人都要憐憫自己?

    仔細(xì)想,或許這也不叫憐憫,但怎么都覺得奇怪……就好像自己是初出茅廬的新手官員,總需要由別人的庇護才能完成使命,好像都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

    “喝酒。”楊一清盡量掩蓋臉上的尷尬,舉起酒杯。

    朱鳳道:“楊中丞,寧夏的軍情,其實我看過,如果想以寧夏作為基礎(chǔ)出擊草原,無論從人力還是物力上,都做不到。”

    楊一清點頭道:“這是自然,三邊之處的儲備多都在延綏,而延綏的耗費又多來自于宣府。西北看似整體,但只有遇到災(zāi)情或者是戰(zhàn)情時,各處才需要調(diào)運和互補,否則寧夏還是需要自行籌措軍糧。”

    朱鳳問道:“可那么多田地,為何沒人耕種呢?”

    “逃戶太多。”楊一清道。

    朱鳳道:“之前我聽張兄說過,他說海外有幾種糧食,耕種之后產(chǎn)量很大,不必太風(fēng)調(diào)雨順,就能讓人吃飽飯。以后如果種過來,將士們或許就吃飽了。”

    楊一清皺眉。

    心說你的張兄還真是無所不在,無所不能啊。

    “那他可有說過,此作物在何處?”楊一清問道。

    朱鳳搖搖頭道:“不知道,應(yīng)該是在海外,聽說他已經(jīng)去江南籌備造船的事了,想必是為了此事。”

    楊一清頗感意外道:“萊國公去南方造船,目的是為了找尋糧食作物?”

    這有點顛覆楊一清人生觀的意思。

    張周去東南沿海造船,打著靖海的名義,暗中卻說是要跟南洋通商,朝野上下根本沒人能看懂張周要做什么,只有朱鳳大概了解張周的為人,跟張周深談過一些事,才能說出如此“秘辛”。

    “我也不知道。”朱鳳有幾分沮喪,“以前他有什么事,總喜歡帶著我,但最近卻總跟我不走一條道。不過這也好,我就想回南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源| 丽水市| 黔南| 临泉县| 汶川县| 白银市| 江阴市| 哈尔滨市| 广丰县| 界首市| 晋江市| 泰兴市| 武隆县| 中牟县| 沁阳市| 田林县| 安溪县| 二连浩特市| 壤塘县| 渭南市| 乐安县| 麻阳| 苍溪县| 内黄县| 息烽县| 武安市| 临沭县| 电白县| 铜川市| 偏关县| 玛曲县| 合肥市| 郴州市| 阳春市| 文安县| 孟津县| 米易县| 天气| 彰武县| 拉萨市| 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