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互通有無-《大明第一貢生》
第(3/3)頁
“啥?”
朱厚照簡直以為自己聽錯了?
小爺出來看你演炮,那是給你面子,是出來松快的,你居然讓我寫“觀后感”?
張周道:“五百字,算是給你面子,知道你平時課業重,沒時間寫那么多。再爭執的話就寫一千字,若寫不出來,下次也就別想著出宮出城了。”
“姓張的,你又威脅我?”朱厚照一聽就惱了。
連稱呼都改了。
劉瑾趕緊拉朱厚照一把,什么話都沒說,但對朱厚照一頓擠眉弄眼的。
意思是,咱別跟他斗啊,您就算再牛逼,您也斗不過他。
“五百字……我寫啥啊?”朱厚照也懶得去看演炮的,直接跑到后面坐下來,一邊琢磨一邊嘀咕道,“我就寫這炮能打多遠?還是寫那些人訓練的成果如何?總要給個方向吧?”
張周不理會他。
此時提督東廠的李榮,與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郭昂一起上來。
他二人本是護送朱厚照出宮的,其實也隨時聽候張周的調遣。
“先生,剛得知的,總制宣大等處軍務的新建伯,給陛下上了一道奏疏,提到在大同關塞之外造城的困難之處,這是謄本,您看看。”
李榮將謄錄好的關白奏本,交給張周。
張周作為兵部尚書,拿過來大致一看,大概也就明白了王守仁最近在宣大總制的職位上受了不少氣。
這種氣,不是將官可以施加給他的,而是因為很多是推進不順,憋出來的。
再往大了說……根本是朝廷上下根本不支持西北用兵的策略,刻意克扣西北各處所用的錢糧……皇帝一邊在講政策,說要造城、造炮、練兵,下面的大臣嘴上倒沒怎么反對,但以實際行動拒不配合。
要錢要糧?
對不起,朝廷府庫捉襟見肘,還要用在別的地方,民生尚且無法保障,如何去搞那些“窮兵黷武”之事?
李榮道:“您看,如何跟陛下奏稟?”
李榮給張周看的,相當于是上聽處的任務。
一份西北將官的上奏,既關白于內閣,又關白于上聽處,跟內閣寫票擬不同,張周這邊的意見是直接傳達給朱祐樘知曉的。
當然,一般的小事小情,諸如地方上的事務,也無須張周親自出馬,張周目前負責的,主要還是九邊各鎮的用兵和錢糧調度之事,以及涉及到九邊的用人方略等。
“新建伯提出的開邊市,提議就很好,但只與部分韃靼游商做買賣。”張周道。
李榮道:“在執行上,怕是很難完成。韃靼小王子在草原上的威勢甚大,那些韃靼游商,誰知他們會把從我們那邊買回去的鐵器、綢緞等賣給誰呢?”
張周將王守仁的奏疏合上,輕描淡寫道:“只是個說法,開邊市的主要目的,還是先緩和跟韃靼人之間的矛盾。以方便我大明邊軍未來數年的備戰。”
戰場上先贏一籌,然后還給韃靼人個甜棗吃,重開邊市,讓草原可以跟地大物博的中原完成一些商品上的互通有無。
如此讓韃靼人覺得沒必要去搶,但其實是為了緩和矛盾,為將來一棍子把韃靼人敲死做準備。
“那張先生您看,是否需要擔心,韃靼人以后從邊市貿易中,把咱的鑄炮工藝也學了去?即便草原所貯藏的生鐵不多,但只要造出來,以后再打仗的話,就未必會占盡優勢了。”李榮仍舊很擔心。
張周笑著搖搖頭道:“我們大明要鑄炮,還要我親自開礦、冶鐵、鑄造,若是韃靼人可以在三兩年之間,就能大規模鑄炮,所耗費的人力物力是他們承擔不起的。更何況如你所言,草原并沒有那么多的資源配給。就按我說的,跟陛下提出,若再有麻煩,朝議上再提。”
李榮拱手道:“那咱家便先回城。太子殿下,您先跟張先生學習,老奴先回城面圣去了。”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南县|
金湖县|
兴宁市|
白河县|
海盐县|
德昌县|
乐亭县|
上杭县|
邵武市|
忻城县|
涞源县|
渑池县|
双桥区|
丰镇市|
建阳市|
黑龙江省|
上思县|
息烽县|
丘北县|
临湘市|
中江县|
衡东县|
钟祥市|
克山县|
涿州市|
柞水县|
长垣县|
泰顺县|
莲花县|
庆城县|
贞丰县|
穆棱市|
阳东县|
灌南县|
府谷县|
乡宁县|
吐鲁番市|
靖西县|
巴楚县|
苍南县|
平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