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初朱佑樘是想把程敏政提拔入閣,這件事都到了落實階段,甚至程敏政已經做好了入閣之前的一切準備,但問題就在于,朱佑樘也是個會顧念大局的人。 程敏政最大的問題,是他第一次有機會入閣時,正好牽扯到鬻題案,而且明顯是有人故意往他身上潑臟水。 以此看來,程敏政在人際關系,以及處理一些私事方面,的確是有不檢點,甚至是讓皇帝厭惡的點,哪怕后來張周替他說話,讓 他有機會往張周陣營靠攏,但一次不成,想第二次入閣,事就沒那么容易了。 反觀王鏊。 就算論資歷和能力,王鏊都不比程敏政高,甚至王鏊一開始就被人排擠,但至少王鏊為人低調,之前也未在入閣這件事上栽倒過,加上王鏊又是張周的座師,以其沉穩的性格,讓皇帝覺得,還是讓王鏊入閣更為合適。 李榮道:「先生,您還是先趕緊給出謀劃策,咱家也好早些找個地方歇息,明日一早還要回宮復命。」 張周臉色隨和道:「李公公辛苦了。」 「宮里當差,不敢說辛苦,都是為陛下為朝廷,先生您也是一樣。」李榮道,「目前最棘手的,還是河工這邊的,今年旱情緩解,就怕中原和南方的洪災又來,各地入夏之前都在籌備修建堤壩等事,但朝廷不可能一次批準那么多地方的重修計劃,而且您知道,其中不少地方根本就是……借機調撥帑幣,并不是有多著急。」 張周道:「不會是讓我推算一下,今年夏天哪邊有可能有洪災,提前預防?」 李榮驚喜道:「如此是最好的,要是真能這樣的話……先生您不必太拘謹,咱家就這么一說,更多是要看您能否協調調度,為這件事,朝中三月開始就一直在爭論,甚至為修黃河堤壩還是修大江堤壩,也都吵翻天了。」 張周點頭道:「既然陛下讓我參詳,也不至于說,此事最著緊,不會明日一早就要定吧?」 「那不至于。」李榮趕緊換上笑容道,「只要您肯出面替陛下分憂,延遲個幾日也不是不可,但還是要加緊啊,畢竟這夏汛眼看就要到來了。」 張周把李榮送走之后,這才進到書房,而朱鳳已經在那,拿著書架上的書看了很久。 「看得進去嗎?」張周問道。 朱鳳回過頭來,卻顯得有些歉意,畢竟不問主人就取主人的書看,有點不禮貌。 朱鳳趕緊把書放回原位,道:「張兄,你這書房……挺別致,就是這些書,為何跟我平時看過的,它不一樣呢?」 張周道:「你平時看到的書,基本都是應付科舉,或者是注釋書經的,而我的書則是改變時代的。你以前所看的書,目的是為了解釋前人的言論,有的是借古論今,而我的書則著眼于未來,你所看到大明一切的改變,都能從這些書上找到痕跡。」 「是嗎?」 朱鳳聽得一知半解。 他本來就不是什么書香門第出身,成國公府再大,那也是武勛世家,家中的男丁習武多過于從文,而本身朱鳳又不作為嗣位人自然也沒接觸太多的文化知識。 「說吧。」張周坐在書桌之后,也讓朱鳳落座。 朱鳳道:「我說完就走,打擾半天了,就是永康長公主的事,她說之前對張兄多有誤解,現在她明白你一切都是為了駙馬好,愿意冰釋前嫌,并希望你能在崔駙馬的職位上,提供一些幫助,讓他可以留在京營里當差。」 張周搖頭道:「如此有用的人才,當然是留在西北更好,難道這不是崔駙馬,還有永康長公主的期望嗎?」 「這……應該不是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