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忽來大俠-《人生流浪》
第(1/3)頁
“氣死風燈”白夜黑提著燈籠在雕花樓里照了照,踱巔著腳陰陽怪氣地說道:“江湖險惡,人心難測,即使大白天用燈籠都照亮不了人心之黑暗,更別說黑夜了。要不然我怎么整天提著燈籠叫白夜黑呢?就是在告誡世人要時刻注意人心之黑暗。你笑三少要證據?說我白夜黑無中生有?嘿嘿嘿!誰殺了人懇承認?你若沒殺,又何必膽顫心驚?”
“哼!大丈夫做事敢做敢當,做了就是做了,沒做就是沒做。”“江南浪子”笑三少歐陽笑峰(鋒、風)理直氣壯,正了八經地辨駁道:“豈有此理!你怎能以莫須有之名血口噴人?你要當眾向我道歉,恢復名譽,消除江湖影響。”
“哼!”“鐵拐李大志”又用力搗了一下地板,喝道:“真是屎茅石頭,又臭又硬!”
“你說什么?”藍衣劍客怒斥道:“又在說臟話污辱人?”
“污辱你又怎樣?“鐵拐李大志”舉起拐杖怒喝:“要不要到門外一決高低?”
“比就比,誰怕誰?”藍衣劍客說完,會同白衣“笑三少”和黃衣刀客飛身跳到后花園院落。
于此同時,“江南七怪”也一窩蜂地飛出雕花樓落于后花園,與對面三人相視而立。
“喵嗚——”大花貓、“黑貓警長”、“英雄大黃貓”、“黑白貓”、“貓小白”五只靈貓迎頭趕上,飛身上墻,機(急)睜活眼地緊盯著這一群江湖武士的劍拔弩張。
“旋風十八騎”,江湖號稱“十八太保下蘇杭”,如今已至七都廟港,“太湖大酒樓”正是他們停留下榻之地,也好似一派車水馬龍、門庭若市之景象。
“太湖大酒樓”傍依“顏家花園”,地處太湖東南岸。唐代詩魔白居易有詩云“顏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青棗覆隴黃。”這個顏,非嚴,非閻,非閆,非言,都是同音不同字之姓。
顏姓,名家有顏回、顏師古、顏真卿、顏查散、顏春華顏書記(微信名言:敏于事,慎于言!顏)…..都是顏家光宗耀祖之徒輩。
而這“太湖大酒樓”的幕后老板即是江湖號稱“顏書記”的顏春華(微信座右銘名言:敏于事,慎于言!顏),與“徐州云龍湖湖游擊大隊”的“掌書記”“貓王”葉學云的官銜、職位類似,都是文書一類的最小官“書記官”。比如元帥這一地位顯赫的頭銜,在歷史上曾有兩種種含義:一是官職名稱,二是軍銜稱號。法文元帥一詞源自古上德意文“馬”和“仆人”,也是最低階層的人物。在中世紀的法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元帥是軍隊中的一般官職,他負責軍隊的行軍隊形和作戰隊形,監督警衛勤務的執行,管理軍隊庶務以及指揮前衛,選擇營地等工作。在中國,漢語元帥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633年的春秋時期,當時只是表示對“將帥之長”的稱呼,還不是官職專用名稱名詞,魏晉以前元帥都是這樣的一種稱呼。從南北朝起,元帥逐漸成為戰時統軍征戰的官職名稱。元帥一詞用以表示最高軍銜,始于16世紀的法國軍隊。
顏姓源于春秋時期的小邾(讀音朱)國,即今山東棗莊市山亭區境內。“發掘于2002年的春秋早期小邾國國貴族墓地,為中國姓氏的顏姓源于小邾國一說蓋棺定論。大量考古發掘實物證明了這一點。”
顏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稱復圣顏子,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都城人(今山東曲阜市),居陋巷(今山東曲阜市舊城內的陋巷街,顏廟所在之地)。十三歲拜孔子為師,終生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乃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儒客大家,孔門十哲之一,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儒家五大圣人之一。孔子對顏回稱贊最多,贊其好學、仁人。歷代文人學士對顏回推尊有加,以顏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歷代帝王封贈有加。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孔子稱贊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不幸早死。
顏回素以德行著稱,他很贊賞舜“無為而治”,即后來儒家所倡導的以“民”為本的“王道”政治思想。顏回言其志:“愿無伐善,無施勞。”嚴格按照孔子關于“仁”“禮”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稱贊顏回具有四德,即強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他終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現一個“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寧”的無戰爭、無饑餓、無剝削的理想社會。這則是最早的共產主義理想社會,比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還要高級一等。但是,世道唯危,家園不幸,國不安寧,古今中外,戰爭總是延續不斷!如何能達到那樣“太平天國”一般的理想境界的現實社會?談何容易?冷、熱 兵器、核武器都是殺人武器,人類本不該有而又不得不有,矛盾對立的世界只有矛盾激化運動變化發展之后,終極目標能否實現那我輩生命有限就不得而知了。
“湯給事內吏,為寧成櫞,以湯無害。”《漢書.張湯傳》,隋末唐初文人顏師古注:無害,言其最勝也。沒有妨害;沒有能勝過的,無比。
嚴氏起源,嚴姓本莊姓,為西漢名滿四海、譽滿大江南北的大學者、詞賦家,后人稱之為“嚴夫子”。其著述甚豐,有辭賦二十四篇,但流傳至今僅剩下《哀時命》一篇,為哀傷屈原之作。史載,因避漢明帝劉莊之諱,故下令莊姓改他姓,因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嚴忌之姓嚴,亦為死后之事。嚴姓族人因尊嚴忌聲譽,奉其為嚴姓的得姓始祖。據嚴氏族譜載:“嚴氏系出顓頊之后,以楚莊王的謚號為姓”,“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為嚴,遂以嚴為姓。”《中國姓氏尋根》一書也說“嚴是莊姓所改”并說“魏晉時嚴氏有恢復莊姓的,于是形成莊嚴兩家。”兩家原來是一家,故有“莊嚴不通婚”之古訓。是故“莊嚴”之深意為“不莊嚴”即“莊嚴不通婚”,“莊嚴肅穆”就是要“莊重肅穆、嚴肅恭敬、莊嚴不通婚”。
閻姓,今多簡寫作“閆”字,又有閆姓是閻姓的別支一說,故閻、閆二姓在《百家姓》里并存。一說閻姓出自姬姓,為黃帝裔孫后稷之后,以封地名為姓氏;一說閻姓出自姬姓,為周康王之后,亦以封地名為姓氏;一說閻姓出自姬姓,為唐叔虞之后,也以封地名為姓氏;一說出自其他民族改姓,如滿洲面雅穆齊氏改姓閻,達斡爾族亞爾茲氏改姓閻,其他如蒙、回也有此姓。
閻(閆)氏名人:
閻錫山(1886——1960)
閻肅:1930年5月出生于河北保定,中共 黨員干部。
閻姬:漢代河南滎陽女子,于東漢安帝時貴為皇后,統御六宮。
閻立德:名讓,字立德;雍州萬年人(今陜西西安),著名著名唐朝建筑學家、畫家。歷官至將作大匠、工部尚書。曾主持修建高祖獻陵、太宗昭陵。又于驪山建溫泉宮,于銅川建玉華宮,二宮在中國建筑工藝史上有極高的價值。繪畫作品有《文成公主降蕃圖》等。
閻立本:閻立德之弟,唐代最著名的畫家,他繼承家學,并師法張僧繇、鄭法士,而能變古象今,擅畫人物,尤精寫真,兼能書法,存世《歷代帝王》、《步輦》、《職貢》等圖。
閻次平、閻承埋翰、閻爾梅、閻諫、閻應元、閻若璩、閻世繩(著名清朝大臣)、閻愉(著名清朝大臣)、閻廷佶(著名清朝大臣)、閻敬銘(著名清朝大臣)、閻書勤(著名義和團首領,江湖人稱“大刀閻書勤”,與 “大刀王五”齊名。)、閻國華(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嚴家名人:
嚴復(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縣人,近代極具影響力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
嚴北溟(1907——1990)中國哲學史專家。字渤候,湖南湘潭人,3歲喪父,6歲即以對句、草書而有“神童”之稱。因家貧無緣進正規學校求學,靠自學成才。17歲考取省郵務管理局郵務員,此后接觸馬列主義,投身大革命洪流。
嚴歌苓,女,1958年11月16日出生于上海,美籍華人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作品以中、英雙語創作小說,常被翻譯成法、荷、西、日等多國文字。其作品無論是對于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復雜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
嚴景耀(1905年——1976年),男,浙江余姚人,中國著名社會學家、犯罪學家、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嚴景耀還是?促中國 民主 促進(“民進”)的創建人之一;嚴景耀先生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嚴藝丹,1982年10月15日出生于南京市鼓樓區,中國內地音樂制作人、作詞人、作曲人、歌手、演員,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2011年,憑借電視劇《步步驚心》片尾曲《三寸天堂》百獲得關注,并獲得第19屆東方風云榜年度金曲大獎。
言姓名人:
言偃(公元前506——前443年),字子游,尊稱言子,吳國人。著名春秋時期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言氏得姓鼻祖之一。言偃生活于春秋末期,后人之所以稱他為“言子”,是出于對他的尊敬。其墓地位于常熟虞山東麓,依山而建,氣勢雄偉。
言茅、言友恂、言桂云、言心哲、言華(女,著名電子工程專家)、言庚孚、言百濂(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二級陸軍上將)
“江南七怪”的老大“氣死風燈”白夜黑挑著燈籠沖對面的三人問道:“是單挑呢?還是打群架?”
“嘿嘿嘿!”“江南浪子”“笑三少”歐陽笑峰(鋒、風)不禁冷笑道:“單挑也好,打群架也好,少爺我俸陪到底。”
“哈哈哈!”“鐵拐李大志”高聲笑道:“我們人多勢眾,不要在江湖上落個以人多欺負人少之名,我與你們單打獨斗,一個一個的來!”
“不錯!”“氣死風燈”白夜黑贊同道:“我們江南七怪不能以多欺少,一對一的比劃比劃!”
“喵!噫!好!”“黑白貓”喵叫道:“我家主人說得對,這回有看頭了。一個戰一個。”
“喵!”“貓小白”喵叫道:“你家主人要是真的贏了,我請各位貓大哥喝貓小白酒,保證讓你們喝成醉八仙一樣的快活。我曾經在貓軍團聯歡會唱有大唐詩圣杜甫的《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市|
卢氏县|
丹东市|
荃湾区|
烟台市|
万山特区|
韩城市|
长乐市|
蒙自县|
洛浦县|
镇原县|
临漳县|
苏尼特左旗|
隆回县|
将乐县|
江源县|
高碑店市|
慈溪市|
开化县|
铜山县|
昔阳县|
青浦区|
定兴县|
三河市|
黄龙县|
开封市|
冀州市|
安阳市|
屏山县|
遵化市|
天祝|
裕民县|
巫溪县|
彰武县|
宜州市|
临城县|
嘉善县|
哈密市|
莲花县|
庆城县|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