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中原家事、國事、天下事-《人生流浪》
第(1/3)頁
805、中原家事、國事、天下事
至于慕容天水如何與宋克金等將士去游山覽水暫且不說,咱們再折回頭來看看這幾個月來中原的戰火風云:在耶無害奉旨護送“契丹第一殺手”逃竄之際,前文說到,大梁開平三年,公元909年六月,已叛離大梁歸附岐王李茂貞的劉知俊再度向岐王請兵,同時派使者請晉人出兵攻打晉、絳二州,送晉王李存勖書曰:“不過旬日,可取兩京,復唐社稷。”
開平三年(公元909年),吳越王錢鏐奏請后梁同意,割吳縣南地(含今越溪地區)、嘉興北境,置吳江縣,屬蘇州。吳江自此立縣。
據說后來的2014年3月蘇州市吳江區將人民路改稱為開平路,就是為了紀念這段“開平年間”的地理歷史!
上海錢氏研究會在普陀區中山北路曹楊路口的長城大廈前恭立了高2米6、長7米2的錢王訓示碑,上面刻有2009年4月18日國務院前總理。。。在海南會見臺灣錢氏宗親錢復(六個院士頭銜美籍華人、大科學家、錢王第36世孫錢煦之弟,馬英九的恩師,知名外交家)先生時引用的《錢氏家訓》語句: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則必謀之。”這與中山先生經常引用的一句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同出一轍、同一個道理。)
丁未日,六月十三,朔方節度使兼中書令、潁川王韓遜奏請梁帝攻克鹽城(指鹽州,不是現在的江蘇鹽城市),斬殺西岐所署刺史李續直。
梁帝派遣近臣向劉知俊說:“朕待你甚厚,為何反叛?”劉知俊回答道:“臣不背德,但害怕象王重師一樣被夷滅九族而已!”梁帝又派使者對他說:“劉捍誣諂王重師暗結汾州、西岐,朕如今后悔已晚,劉捍死不足以搪塞責任!”至此,劉知俊不再回復。庚戌,十六日,梁帝下詔削去劉知俊官爵,以山南東道節度使楊師厚為西路行營招討使,率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劉尋等前往討伐。辛亥,十七日,梁帝從京城洛陽出發。
劉尋至潼關東,俘獲劉知俊伏路兵藺如海等三十人,放他們當前導。劉知俊之弟劉知浣迷失道路,盤旋數日,來到潼關城下,關吏讓他們進了城內。藺如海等人相繼來到,關吏不知他們已被擒獲,也開門讓他們進城。劉尋兵馬乘開門之機長驅直入,奪取了潼關,并且追到劉知浣,將他擒獲。
癸丑,十九日,梁帝到達陜州。
丹州馬軍都頭王行思等作亂,刺史宋知海逃歸。
梁帝派劉知俊之侄劉嗣業持詔去同州招降劉知俊,劉知俊打算輕騎前往謝罪,其弟知道后制止了他。楊師厚等兵來到華州,劉知俊部將聶賞打開城門歸降。劉知俊聞聽潼關失守,官兵相繼來到,蒼黃失計,于乙卯二十一日夜,領著全家逃奔西岐。楊師厚兵至長安,岐兵已占據城池。楊師厚便用奇兵從南山急攻,而從西城門殺入奪取了長安。庚申二十六日,梁帝以劉尋為佑國留后。岐王非常厚待劉知俊劉大俠,加封他為中書令。由于地域狹小,沒法賜予他藩鎮,只是厚給他俸祿而已。
盧龍節度使劉守光派遣使者上書告捷,并且說“俟滄德事畢,陛下掃平并寇”。于此同時,他又給晉王李存勖送去書信,說想與他一起共同破偽梁皇帝朱溫。由此可見,劉守光真乃陽奉陰違、兩面三刀的典范。
撫州刺史危全諷自稱鎮南節度使,帥撫、信、袁、吉四州之兵號稱十萬攻打洪州。淮南守兵才千把人,將吏們都很恐懼,節度使劉密遣使向廣陵(揚州)告急,而他卻天天召集幕僚將佐大吃大喝,好象是鎮定自若、若無其事。危全諷聽說這事之后,屯兵于象牙潭,不敢冒然進犯。然后,他向楚王馬殷求援。楚王則派指揮使苑玫會合袁州刺史彭彥章圍攻高安以助危全諷。這苑玫,乃蔡州人;彭彥章,彭干之兄的兒子;彭干,乃吉州刺史,楚王馬殷的屬官。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阳市|
平谷区|
定南县|
青田县|
马边|
商都县|
南充市|
张家川|
沂源县|
延边|
阜新市|
岑溪市|
青阳县|
古丈县|
民乐县|
香河县|
交口县|
蚌埠市|
九江县|
文登市|
嘉善县|
泰州市|
柘荣县|
远安县|
黄浦区|
旌德县|
新乐市|
鸡泽县|
惠东县|
增城市|
内丘县|
化州市|
平利县|
富顺县|
龙泉市|
梓潼县|
贵南县|
大英县|
满洲里市|
娄烦县|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