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千里尋情-《人生流浪》
第(1/3)頁
855、千里尋情
“孤燈提單刀,飄泊我自傲。碎心江湖行,問天何時盡?此恩此義常在心,但愿來世報此情。江湖啊,江湖行,江湖我獨行。有誰對我意懷關心,有誰對我意懷寸情,哪怕生生死死,哪怕生生死死,啊啊啊啊,只問你對我心。”
蘭州之南,五泉山下,萬花公主的紅馬鐵蹄再一次響徹山谷。焦燥的心,焦燥的情,無不促使她歸心似箭。她這西行一去,便是拋開世間的是是與非非、恩恩怨怨,讓她心間的半壁“萬寶玉”西行去達到完美的結合。
但是,這優美的泉水青山,她為何不能多去看一眼?還是讓我們替她看看這難得一見的大好山河!“讓我再看你一眼,讓我把你記在心間?!?nbsp; 泉水的叮咚,泉水的叮咚,泉水的叮咚響,跳下了山崗走過了山旁,來到我身旁……
這五泉山,顧名思義,便是因為山中有五潭泉水而得名。它的大致位置便是在黃河、蘭州之南,偎依在皋蘭山北麓。其海拔1600多米,山中五泉便是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大清澈可鑒的泉水。其中蒙、惠二泉分別在東西兩側,俗稱東、西龍口,清流泄地,瀑布垂空,景色天然成形。史籍載:漢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驃騎將軍霍去病西征,曾駐兵于此。由此可見,五泉山由來已久。山上主要建筑為崇慶寺,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其中的千佛閣、嘛尼寺、地藏寺、三教洞均系清同治七年(1868年)以后和光緒年間陸續重修。崇慶寺保存泰和鐵鐘一口和金剛殿內接引寺銅佛造像一尊。泰和鐘為金泰和二年(1202年)鑄造:高3米,徑2米,重達萬斤。銘文有“仙聞生喜,鬼聞停兇,擊破地獄,救苦無窮”等語;接引寺銅佛為明洪武三年(1370年)鑄造,高5米多,身圍約2.7米,重近萬斤,造型精美。1955年于此山辟公園,游覽面積350畝。山間斷崖陡立,喬木蔽天,可登高望遠,鳥瞰蘭州市容。
很快,萬花公主的駿馬鐵蹄已穿過五泉山斷、跨蘭州直奔黃河第一橋——鎮遠橋。
鎮遠橋,后改稱黃河鐵橋,在甘肅蘭州白塔山下,自古為黃河第一橋。橋建于明洪武年間。清道光《蘭州府志》記載:黃河經皋蘭城北,距城西八十步架浮橋梁以渡河,河北有關(指金城關),在白塔山下,以二十四只大船貫連,浮于河面,稱鎮遠橋。冬拆春設。自古這里就是控扼河西走廊、青海、寧夏的交通要沖,“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西漢以后,嚴冬黃河結冰,厚數尺,車馬通行其上,俗稱冰橋。史稱陜西之路可通甘涼者,惟蘭州浮橋,敵若據此橋,則河西隔絕,餉援難通。夏秋河水暴漲,橋常沖毀,冬春之際,冰凌沖撞,亦常摧橋?!短m州古今注》記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把浮橋改建為鐵橋,長七十丈,寬二丈二尺四寸,橋下設四墩,下用水泥鐵柱,上用石塊,河南第二橋墩最深,墩底至水面一丈三尺。共花白銀三十萬六千兩。工程由德商泰來洋行承修,但物資運輸和施工全為我中國承擔,各地人民以駱駝、大轱轆車,遠涉千里,東自天津等地運輸架橋材料,終于在黃河上架起第一座鐵橋。鐵橋曾于1954年進行加固工程,上架弧形鋼架拱梁,結構美觀,氣勢更加雄偉壯觀。
當然,此時此境萬花公主所縱馬穿越的鎮遠橋是五代十國亂世之初時的橋身橋面,它自是別具一格,讓人望見的是一道塵土飛濺、一去為別的“離人橋”。愛的路千萬里,淚要心里流,路再遠還要腳下過。
穿過這黃河第一橋,迎面便是黃河北岸的白塔山。但是此時此刻萬花公主迎面而來的這座山當時還不知叫什么山!這白塔山,顧名思義,因山頭有白塔而得名。崗阜起伏,蟠結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勢。山下有金城、玉迭二關,為古代軍事要沖。白塔建于元代,明景泰年間重建,七級八面,上置綠頂,下筑圓基,通高約17米。山上有一、二、三臺建筑群,依山勢升高,飛檐紅柱,參差錯落,綠樹叢中亭榭回廊連屬,四通八達?!帮L林香裊”牌坊、羅漢殿、三宮殿、三星殿、迎旭客閣、白塔寺、云月寺等建筑,總面積約8000余平方米。登臨殿閣,可憑欄遠眺日出,黃河九曲十八彎,氣象萬千,蔚為大觀。東、西、北三山之巔各有東風亭、喜雨亭、牡丹亭。此山原為荒山,解放后,引水上山,植樹造林,綠化面積約4500多畝。今已樹高林密,濃蔭翳日;1958年辟為公園。
越過這后世稱作的白塔山,萬花公主的駿馬鐵蹄終于緩緩放慢了腳步,前方一片滿駝絲綢的駝隊和隨風飄來的駝鈴聲,使她聞出一絲西域大漠的味道。
“哦!公主殿下!您這是要去哪里?”駝隊之中突然有人沖程圓圓驚叫道。
此時,萬花公主側首尋望,問道:“請問你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河县|
沂南县|
友谊县|
湖口县|
奈曼旗|
秭归县|
荣成市|
滁州市|
库伦旗|
新宁县|
广河县|
雷州市|
泰兴市|
天台县|
洛宁县|
陵水|
泸西县|
巩留县|
温宿县|
宜兰市|
奎屯市|
常山县|
吉木乃县|
铜陵市|
深州市|
开江县|
大埔区|
望都县|
阳高县|
平顺县|
肇东市|
深泽县|
仁化县|
武平县|
日照市|
舒兰市|
兴隆县|
织金县|
绵阳市|
保靖县|
陇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