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騎兵-《橫刀十六國》
第(1/3)頁
重甲兵每天砸樹開石,就當是訓練。
砸的樹當柴燒,開的石可以建塢堡,也可以當擂石儲備著。
重甲兵有了,騎兵也要跟上。
加上鄭王兩家送來的戰馬,山上一共五十三匹戰馬,騾子、驢加起來倒是有一百七十多匹。
李躍撥出二十匹戰馬,給最精銳的十名斥候。
剩下的跟騾子、驢湊在一起,弄出一支兩百人的騎兵。
萬事開頭難,有騎兵和沒騎兵完全是兩個概念。
就跟后世的蒙古海軍一樣,先把名號掛著再說。
當年石勒糾集了十八胡騎投靠汲桑,又跟汲桑帶著兩百多騎兵投靠公師藩,然后才漸漸起家。
中原的戰馬跟驢子騾子也強不了多少。
優質戰馬在拓跋家、慕容家手中,中原被折騰了這么多年,人都活不下去了,自然也養不起戰馬。
野驢的耐力還行,好養活,戰斗力彪悍,民間有一驢敵三狼之說,唯一的缺點就是倔,脾氣上來,不怎么聽人使喚。
如今也只有這條件了,人窮就要多動腦子,湊活著來,實在不行,以后當機動步卒也行,總比兩條腿在戰場上穿插強。
一些斥候覺得野驢好養活,省事,丟了也不可惜,主動要求配備野驢,李躍也就由著他們。
訓練基本不用李躍操心,與野獸們搏殺就可。
虎踞川之南,嵩山地界,森林廣袤,野獸遍地。
野羊滿山跑,野豬野兔遍地拱。
這些東西繁殖能力極強,人少了,它們就多了。
有了坐騎,斥候們的腳程就遠了,每次出巡,總會帶些獵物回來。
時間長了,騎兵和野驢們漸漸適應了彼此。
只要順著它們的脾氣來,效果也還不錯。
驢脾氣也不全是壞事,刀山火海也敢往里沖,比戰馬膽大,戰馬見了狼豹,雙腿打哆嗦,但野驢不怕它們,惹急了,沖上去對著咬。
至于裝備,墊上幾層草席當鞍,劈幾個樹杈子當鐙。
枋頭送來的皮甲質量不高,明顯是淘汰下來的東西,但縫縫補補,還是能用的。
騎兵們穿著皮甲,提著短矛,騎在上面,也像那么一回事兒。
反正李躍個人覺得一支軍隊裝備很重要,但也不是決定性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垦利县|
富平县|
南康市|
勐海县|
桃园市|
松原市|
吴旗县|
合作市|
长阳|
唐山市|
太保市|
陈巴尔虎旗|
石泉县|
永川市|
邵武市|
商水县|
宁陵县|
丹东市|
北辰区|
海兴县|
长武县|
将乐县|
富川|
和田市|
竹溪县|
疏附县|
凤凰县|
昌都县|
丰县|
岢岚县|
平武县|
隆子县|
鄂伦春自治旗|
吴旗县|
大荔县|
本溪|
满城县|
广昌县|
富民县|
东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