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于德懷發布的第一條命令,就是讓張向仁帶著劉匡去突厥領地交換秦瓊,并且攜帶牛羊糧食和突厥人議和。
此舉一出,果然引發了騷動,現在我軍氣勢如虹,卻要求和談,這在朝堂上或許可以理解,為了減少損失,稍微給點東西打發走突厥就好了,但是在邊關不行,在邊關的將士們看來,這就是向突厥示弱。
于此同時生在朔州的楊爽也直接回到雁門關,當天與于德懷爆發了激烈的爭吵,邊上的降臨看到楊爽都拔劍了,但是于德懷拿出楊廣給他的大司馬令牌,硬是壓下了衛王楊爽。
楊爽要見楊廣,但是于德懷以楊廣重傷不便見人為由拒絕了,最后楊爽怒意沖沖返回了朔州,帶走了自己大部分的兵力去朔州,外人看來這就是雙方直接鬧崩了。
于德懷得到了楊廣的大司馬令牌,但是楊廣沒露面,有人覺得這是楊廣的意思,也有人覺得這是于德懷自己的意思。
張向仁帶著準備好的物資,快速的前往了突厥人所在之處,剛剛抵達附近斥候的箭矢便飛射而來落在了張向仁腳前。
張向仁面無懼色:“大隋雁門關副將張向仁奉大司馬楊廣之命攜一百頭牛羊,三百石糧食前來議和?!?
這番話一出口連突厥人都懵了,自己這些天凈打敗仗,怎么隋軍還來求和了。
事情很快匯報給了沙缽略可汗,正在因為偷襲失敗而頭痛的沙缽略可汗忽然聽到了隋軍上門求和,先是驚喜,后是疑惑,陰云密布在臉上說:“隋軍這是想要做什么?帶了糧食和牛羊來嗎?”
“帶了,我看的清清楚楚。”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既然說是上門議和的,還帶了誠意來,就先迎進來吧,讓劉武周也過來,雖然偷襲失敗了但是這小子計策不錯為人機警,對大隋和雁門關也熟悉的很,讓他在邊上看著?!?
張向仁被請了進去,帶來的士兵不多,都被留在了外頭,他單獨一人走過兩邊滿是突厥士兵的路前往沙缽略可汗所在的營帳。
兩旁的突厥士兵獰笑著,似乎想要嚇唬一下張向仁,但是張向仁一個身經百戰的將士,僅僅面相兇惡可嚇不住他。
走進營帳,面見沙缽略可汗,此時的張向仁發現沙缽略可汗面色有些蒼白,嘴唇干燥,看起來臉色很不好,之前和楊爽一戰,看似平局,但是為了快速結束戰斗,沙缽略可汗被楊爽重擊,這一下可是結結實實命中他的,雖不致命,但是也夠他養一段時間了。
“雁門關副將張向仁,見過沙缽略可汗?!?
“張向仁,我聽過你的名字,我們的人和你交手過許多次,沒從你手上得過什么騙伱,你的手上應該染了不少我族人的鮮血,今日前來是來受死的吧?!?
話音剛落,身邊的將士便紛紛拔刀,似乎隨時準備將張向仁大卸八塊。
張向仁面不改色:“沙缽略可汗,我這次來是奉我們雁門關守將于將軍來議和的,帶來了禮物,還請可汗收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