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白了就是想要弄死他罷了。
因為袁崇煥在遼東鎮守的時候,的確是得罪了不少朝中的大臣。
不管是在遼東防務問題上,還是在一些人的利益上。
因為袁崇煥的出現,都讓不少人受到了一些損失。
而袁崇煥本人又不是那種溜須拍馬、阿諛奉承之輩,他一直都覺得只要朱由檢相信他就行了。
所以,對于大明朝臣的關系袁崇煥也并沒有太多的在意。
導致了后來明里暗里得罪了不少的官員。
現在袁崇煥被打下了大獄,自然是有人想要弄死他的。
什么私通外敵、意圖謀逆的罪名都給他扣上了,這些人的目的簡直就是不言而喻。
聽著三法司指控自己的那些罪名,袁崇煥不置可否。
他又不是傻子,這些罪名他怎么可能認。
但是對于擅殺毛文龍一事,袁崇煥還是忍了下來。
并不是迫于三法司的壓力,而是袁崇煥自己事后也覺得直接將毛文龍殺了好像是有些魯莽了。
而且看朝中百官的架式,不弄死自己是不打算罷休了。
估計到了后面不管怎么樣也會給自己扣上一個罪名。
既然這樣,那還不如直接認下了擅殺毛文龍的罪名。
至少這個罪名比起私通外敵、意圖謀逆的罪名要好上了不少,也好聽了不少。
在袁崇煥自己看來,就算是認下了擅殺毛文龍的罪名也不至死。
因為毛文龍已經死了,他可是還活著的。
遼東那邊的局勢還是需要靠他,需要他來主持大局的。
并且,毛文龍的屁股本來就不干凈,一查一個準。
毛文龍在皮島上的所作所為,朝廷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
所以,袁崇煥覺得毛文龍殺了也就殺了,本來就是個貪贓枉法之人。
剛好他那個時候也決定用毛文龍來立威。
當時的朱由檢也沒有多說什么,袁崇煥本來還以為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可沒有想到,朝廷居然是秋后算賬。
直到這個時候才提起了這件事情。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袁崇煥知道自己是不能善了了。
不過他還是對朱由檢抱著最后一絲希望。
因為當初的朱由檢對他確實是極其的信任,而且他也從錦衣衛的詔獄移到了刑部的大牢。
所以,在袁崇煥的心中還是對朱由檢有著那么一絲幻想的。
袁崇煥甚至覺得自己不但不會死,朱由檢還會重新啟用他,讓他來坐鎮遼東,全面主持遼東的大局。
所以,在面對三法司會審的時候,袁崇煥還算是淡定的。
面對三法司給他定下的罪名,袁崇煥雖然說不清楚但是他也懶得說清楚。
他只知道,這最終的一切還是需要由朱由檢來做最后的決定的。
相信朱由檢也不會殺了他。
說他袁崇煥私通外敵、意圖謀逆這種鬼話,只有傻子才相信。
可是袁崇煥還是失算了。
雖然不知道朱由檢是不是懷疑他謀逆,但是朱由檢最終還是同意了處死袁崇煥。
最后,三法司對袁崇煥定叛國罪,判處斬首。
朱由檢見到這個結果之后,駁回了三法司的要求,發回重審。
第二次,三法司對袁崇煥又更換了罪名,這次是謀逆罪和大逆不道之罪,判處凌遲。
朱由檢見到這個處理意見之后,又一次的駁回了三法司的審理結果。
這下,三法司的人也犯了難。
他們也不知道朱由檢對袁崇煥的最終態度。
最后,在三法司的諸多人精研究之下,他們覺得朱由檢還是想要弄死袁崇煥。
不然朱由檢也不會將袁崇煥給打入大牢。
第一次的判處斬首,可能是朱由檢叛的太輕了。
第二次的凌遲,可能朱由檢覺得正好合適,但是他自己又不好意思給袁崇煥定罪。
畢竟袁崇煥可是他朱由檢自己提拔起來的,在最初也是十分的信任袁崇煥。
而且袁崇煥在遼東地區其實做的還不錯,收復了很多失地。
現在如果要讓朱由檢給袁崇煥一個謀逆的罪名,就有些太說不過去了。
這就是在打朱由檢自己的臉。
朱由檢一手提拔了一個包藏禍心、意圖叛亂的袁崇煥,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所以,第一次判決的結果朱由檢不能夠答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