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景隆,字九江。 二十有七,南直隸盱眙(今江蘇盱眙)人。 曹國公李文忠世子,洪武十九年繼承國公爵位。 不多時,曹國公李景隆便來到了養心殿。 “臣,李景隆見過皇孫。” “李卿免禮。” 朱允炆熱情接待,絲毫沒有架子。 “皇孫召見臣,是否因為邊疆之禍?” 李景隆拱手道,心中卻美滋滋的,他年少便繼承了國公之位,掌管左軍都督府,太子太傅。 只可惜身居高位,卻從未有所建樹,也希望有機會能立戰功證明自己。 朱允炆激動道:“李卿聰慧啊,我喊你來便是要與你商議此事,李卿可否愿意。” 李景隆此時正年少,年少輕狂,意氣風發,當即便單膝跪地,右拳橫在胸前,道:“臣愿效犬馬之勞,必將那叫囂的韃子殺的落花流水,不敢再犯我大明!” 朱允炆道:“好,我便封你為大將軍,賜虎符,前去北平接手北平軍務,橫掃出關,殺殺那群北元殘部的銳氣!” 說著,便看向齊泰,道:“齊泰,擬旨。” “皇孫且慢。” 李景隆拱手:“臣還有一不情之請。” 朱允炆道:“李卿請說。” 李景隆分析道:“北平乃是燕王長期掌管之地,臣怕無法掌控當地的武官,與戰事不利,還請給臣幾可用之人。” 朱允炆道:“我剛剛擔任監國,掌管政務,軍中事務我不太清楚,李卿可有適合人選?” 李景隆點頭,道:“臣有幾人選,都是驍勇悍將,盛庸、崔能、郭英,有三人為參將,出師必捷!” 一見李景隆如此自信,又如此專業,朱允炆更加確認自己想的沒錯,這李景隆果真是將才,恐怕給以時日,實力不下藍玉、朱棣之下。 “準了,擬旨!” 翌日,奉天殿外。 朱允炆攜百官給李景隆賜下虎符,送其出征! 李景隆穿盔帶甲,接受圣旨和虎符,第一次這么風光,心中便是躊躇滿志,更加意氣風發起來。 與此同時。 安徽黃山。 朱元璋此刻已經在黃山安頓,四周駐扎軍隊,山上有錦衣衛嚴加巡防,密不透風。 此刻,在黃山的一處殿外,朱元璋和朱棣兩人正坐在石桌和石凳之上,父子之間的喝茶閑聊。 而他們面前,正有一群算學先生拿著紙張劃來劃去,在計算些什么。 “父皇,剛才開始這些個人就忙個不停,是在算啥?” 談話間,朱棣忍不住眼神飄去,心中略顯好奇。 朱元璋一笑道:“前些日子,有個年輕人,說咱剛愎自用,不聽勸,其一就是對各藩王太好了,說會吃垮大明。” 一聽這話,朱棣微微一愣。 這個年輕人,該不會就是李逍吧 仔細一想,絕對是李逍,沒別人了。 李逍啊李逍,你膽子可真大啊,居然說圣上剛愎自用,你岳丈我都不敢說 不過不知者不怪,估計你也不知道你面對的是當今圣上。 念及至此,朱棣幫忙解釋道:“父皇,你都說是年輕人了,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話信不得。” “是真是假,這算一算就知道了。” 說著朱元璋指向那些算官的身上,道:“那年輕人說要咱給他一些糧食,一格一粒稻子,第二格兩粒,第三格四粒,以此類推,直到六十四格。” “這有何難?” 朱棣還是不解,道:“這跟藩王吃垮大明,兩者之間有何關聯?” “咱也不清楚啊,這不是正在算嗎。” 朱元璋笑了笑道。 兩人又繼續喝茶,等待盤算結果。 朱棣腦海中也在瘋狂運轉,心道這李逍怎么就跟父皇說起這事了呢,不過是一些藩王而已,能吃垮大明么? 是否有些危言聳聽。 同時,朱棣也發現,父皇似乎對這個年輕人說他剛愎自用,并沒有很生氣的樣子,反之倒是很坦然. 難道,李逍跟父皇相處,已經好到了這個程度,成了忘年之交? 就在朱棣思緒萬千之際,被打斷思緒。 朱元璋有些不滿了,突然開口道:“怎算了這么久,這都一個時辰過去了!” 一名算官滿頭大汗的走來,跪拜道:“陛下,求陛下恕罪啊,這這.推算到三十格,已經天文數字了,算盤的位數已經不夠用,我們紙張都寫滿了,都無法下下去了” 這算官說的沒錯,因為明朝還沒有阿拉巴數字的誕生,都是用大寫的數字書寫,算到三十格,已經高達十億,算盤都不夠用了。 “什么?” 朱元璋和朱棣同時站了起來,不可思議的看過去。 地下的算紙已經寫滿了,一張不夠寫,將幾張連在一起,密密麻麻,跟螞蟻一樣,看的讓人眼花繚亂。 誰能想到,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居然如此復雜。 朱元璋皺眉問道:“有這么難算?” 算官道:“前面不難,越到后面越難,數字上漲速度快的驚人,臣也沒想到,到了三十格,算盤都不夠用了,想要算出來,必須要鑄造一把更長的算盤才行。” 朱元璋心中一驚,道:“那第三十格的結果是多少?” 算官拿出紙張,呈現給朱元璋,道:“陛下,您看,三十格的時候,光是這一格的數字就已經有十萬萬顆稻粒,加上前面格子的稻粒,差不多有十五萬萬顆稻粒。 一斤稻米應該有九千顆稻粒,那么到三十格,所需要的稻粒是十六萬斤。 若是接著算下去,三十一格便是三十二萬斤,三十二格便是六十四萬斤,三十三格便是一百二十八萬斤三十七格便是兩千零四十八萬斤 不需要六十四格,只需再往后幾格便滾動極快,全國的糧食加上一起,也供應不上。” 話音落下。 朱元璋和朱棣都是驚呆了。 看似簡單,算到后面便越滾越大。 “好小子,恐怕他提出的時候,就想到咱拿不出來吧.” 朱元璋有些瞠目結舌,本來他還打算將這些糧食賞給李逍,這樣看來還是算了吧. “父皇,似乎有深意啊” 朱棣已經察覺到關聯了,但父皇在,他不好爭風頭。 若真是這樣算的話,藩王的確能吃垮大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