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岳僅僅略微計算了一下,便得出了初步的結論。 僅僅這一片平原,哪怕這些托林的厚度不深,總的加起來,這里也有至少上百萬噸的儲量! 這還僅僅只是這一處。而衛星探測表明,木衛五其余的地方,還有許多這種綠顏色的區域。 全部加起來一共有多少托林儲量,陳岳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必然不少。 至少,支撐自己度過發展初期,應該是足夠了!等到這些托林儲量被耗光,那時候自己說不定都有能力離開木衛五到達其余衛星了,那時候還會缺少燃料么? 陳岳心中滿是振奮。 沒說的,采礦機器人立刻開始工作。這一隊機器人先切割了幾大塊冰托林,總質量約莫十幾噸的樣子,拖著返回到了營地。 此刻,發電廠設備正在緊張的“手工”制造之中。 煉礦機器人一點一點的精煉出需要的礦產,智能機床將其加工成零部件,3d打印設備打印無法加工的復雜零件,機器人充當操作員并承擔組裝工作…… 一連忙碌了幾天時間,一個怪模怪樣的,類似大缸的東西終于被造了出來。 它直徑約莫五米,高有三米,分為燃燒室和蒸汽室,外邊還延伸出了復雜的管道。其中一條管道接到了另一個模樣與它類似,但較小的罐子上。 此刻發電機也已經制造完成。幾臺機器人合力將它搬了過來,與鍋爐對接,同時從那較小的罐子上引出另一條管道接到了發電機之上。 發電機另一側則連接了兩條線路,上面接了一個照明燈。 負責燃料預處理的機器人將固態氧與冰托林從兩個入口放到了那個較小的罐子里——在這里,這兩樣東西將會接受初步的處理。 它們首先會升溫融化,由固體變成氣體。在這個過程之中,混合進去的灰塵、石塊等物質會因為引力而落在下邊,最終被排出來。而氧氣與托林受熱后釋放出的可燃氣體,則會在經過簡易過濾之后,被送到燃燒室里。 之后點火裝置啟動,兩種氣體會被點燃,將熱量釋放出來。 熱量會加熱上層的水冰,令其沸騰,然后汽化,從而具備巨大的壓力。這具備巨大壓力的水蒸氣順著管道噴出來,來到發電機這里,便可以推動發電機的扇葉旋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