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它的總長度高達1206米,內部載貨空間總計高達三萬余立方米。以一立方米破碎后的鐵礦石平均密度為5噸計算,這趟列車一次便可以運輸高達十五萬噸礦石。 這個效率,比起地球上的鐵路運輸可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通常來說,在地球上,這個運量需要巨型貨輪才能達到。 但在木衛五上,運輸這些礦石所消耗的能源,卻比地球上的海運還要低。 此刻,一號鐵路盡頭,3號鐵礦礦場那里,一個又一個的鋼錠如同等待檢閱的衛兵一般排在那里,占了好大一片地方。 在它旁邊,陳岳特意興建的煉鋼廠仍舊在熱火朝天的生產著,不斷地有新的鋼錠被機器人運出來放在那里。 是的,在決定興建一號鐵路之后,陳岳便直接操作著機器人大軍,在3號鐵礦那里直接就地建造了一座鋼鐵廠,以及配套的發電廠、破碎廠等,在這里形成了另一個工業區。 此刻,便是將這一年以來積攢的產品運走,去接受下一步處理的時候了。 起重型機器人在陳岳的直接操作之下,將重達十幾噸的巨大鋼錠輕巧的搬運了起來,沿著早已平整且固化的地面,來到了車站,然后直接將其放到了巨大的貨倉里。 一個又一個,足足放置了近萬個才結束。 另一邊,專門用于給一號鐵路上的列車供電的發電站,里面的發電機同時瘋狂的旋轉起來,出力達到了最高。 龐大的電流沿著鐵軌兩側電塔上的輸電線到達了列車的發動機里面。十余臺發動機同時咆哮起來,巨大的力量拖動著總質量十幾萬噸的列車緩緩前行。 大地在這一刻似乎都在顫抖。 列車不斷前行,不斷加速,最終加速到了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僅僅不到三個小時而已,高達十幾萬噸質量的鋼錠,便被運輸到了鐵路盡頭的鑄造廠里。 陳岳心中無比振奮。 放在以前時候,這十幾萬噸的鋼錠,就只能靠運輸機器人一趟兩個一趟兩個的搬運,搬上一個月都不一定能搬完。現在,還不到一天時間就已經搞定。 這個效率的飛躍不能說不巨大。 鑄造廠這里的機器人立刻接手,開始將這些鋼錠加工成一個個零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