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次,潛艇下潛到了足足1萬米的深度,但距離到達海底仍舊還遠。 在這過程之中,陳岳觀察到木衛二的冰下海洋也具備明顯的分層結構,有的極為清澈,如同純水,有的就很渾濁,且有許多股洋流存在。據陳岳猜測,這應該與木星引力拉扯木衛二內核有關。 但陳岳仍舊沒能發現生命存在的跡象。 “繼續加油吧。” 有了前兩次失敗的教訓,陳岳迅速更新迭代,迅速造出了第三艘潛艇,成功下潛到了1.2萬米深度,然后是第四艘,第五艘,第六艘…… 一直到第20艘,更新換代升級了足足20次,這一艘圓球形狀的潛水艇才勉強下潛到了3.09萬米深的地方,總算是穿過了這厚重的冰層,到達了冰層之下。 在橫向位置,陳岳看到厚重的冰層蔓延到了看不到的遠處。 這厚度達到30多公里的冰層,就這樣懸浮在液態水之上,像是一個厚厚的被子,將來自木星的輻射全部擋在外面,為這里提供了安穩的環境。 “把中微子望遠鏡造在這里倒是不錯。” 陳岳這樣想著。 中微子具備極高的穿透性。 一個地球上的人豎起大拇指,便在這大拇指甲蓋上,平均每秒鐘便有高達500多億個中微子穿過。但這么多中微子幾乎連一顆都不會與構成人體的粒子碰撞。 事實上,它們可以幾乎毫無阻礙的穿透地球。 必須要在背景輻射極低的地方才能觀測中微子。 地球上的中微子望遠鏡基本上都建造在幽深的地下山洞之中。但陳岳可以肯定,就算是地球的地下山洞,其背景輻射都不如這30多公里厚的冰層之下低。 這里是更適合建造中微子望遠鏡的地方。 尤其是中微子望遠鏡對于觀測猜想之中的暗物質也有用處,對于完善基礎物理理論有極大好處。這就讓陳岳更不能放過這里。 “不過這不著急,慢慢來。” 陳岳想著,繼續向下潛。 三萬多米的深度僅僅是穿透了冰層,還沒有到達海底。 這里距離海底還有約1.5萬米。 便在這緩慢的下潛之中,陳岳忽然間看到前方出現了一點亮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