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所有人聽到這番話都懵了,根本不知道林言宸在想什么。 你自己主動要求作詩,結(jié)果只作一句? 盡管表示不理解,但還是有很多人暗自松了一口氣,好歹這林言宸沒有搶他們的風頭啊。 那便看看林言宸這一句能有多驚艷,再般驚艷怕是也無用,僅僅一句估計沒多少人會當回事。 而此時的柳婧嫣早已將腦袋從馬車里伸出來,原本她是在馬車里靜靜聽著外面的熱鬧。 可她聽到眾人齊齊下跪說吾皇萬歲時候便察覺了有異常,可這一看直接就給她看呆住了。 “林郎…是林郎!他怎么來了!按理說此次提早啟程是臨時提出來的,他難不成是專門為我送行的?” 不得不說,女人是極其敏感的生物。 僅僅是林言宸無意間的一瞥,柳婧嫣就當成了這是對方的暗示。 雖說林言宸的確是來見柳婧嫣最后一面,但其實還沒有找到柳婧嫣的位置,如今只是先淺淺教育一下這幫儒家年輕人什么才叫真正的人前顯圣。 俗話說得好,裝逼盡頭誰為峰,一見言宸道成空。 “海內(nèi)存知己——” 林言宸還是習慣的吊胃口,僅說半句就頓住了。 不過這也怪他,實在是只有一句詩,你要是不烘托一下氣氛,這也裝不起來啊! 要說為什么只有一句,這不是為了低調(diào),實在是這首詩太低調(diào)了,林言宸一時間就想起來這一句。 倒是另一首名傳千古的送別絕句,他記得完整的,正是那首高適的《別董大》,一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何人不識君”便已是巔峰。 但問題就在于這首詩太好了,放在如今這種小打小鬧的場合不至于。 雖說王勃這首并不遜色,奈何林言宸不記得完整的啊,正式場合總不能只作一句吧,正好借著如今機會還能人前顯圣一波呢。 他此句一出,包括那些賓客還有才子們都在細細品味其中韻味,林言宸在中秋詩會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凡是林言宸所作幾乎就沒有差的,既然是好詩,那提前品味,到時候第一個發(fā)表見解何嘗不是一種人前顯圣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