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管能不能體悟徐鶴文章的精彩,但這并不妨礙揚州城的學子和百姓們都記住了今年府案首的名字……徐鶴。 徐鶴本以為念完文章后,人群會漸漸散去,沒想到大家反倒是循著剛剛儲淵的聲音都來看他。 之前那位舉人也找了過來。 只見他穿著一身圓領袍衫,見到徐鶴后非常客氣:“小友文章做得太好了,不知師從何人?” 小友是國朝士大夫稱呼童生的客氣說法,童生進了學,成了生員,那就可以稱之為老友;若是不進學,沒有秀才功名,就算八十歲,也還稱小友。 徐鶴客氣回禮:“后學自幼跟隨徐家村社學謝夫子讀書!” 對方一聽,徐鶴只是個社學學生,頓時失去了詢問謝夫子姓名的想法。 在他看來,一個社學的夫子能教出府試案首來,只能說明這徐鶴天資聰穎,跟夫子的學問無關。 人群越聚越多,徐鶴也懶得解釋,拱手就想告辭。 誰知對方笑道:“本人姓王,家住城外保障湖邊,小友若是有空,可以去那隨便找人問問就知道我家在哪,你若去了,我掃榻相迎,咱們也好在一起切磋學問,互相砥礪!” 周圍人聽到這句話頓時對徐鶴的認識加深了一層。 現場大多數人的學問,不足以支撐他們聽懂徐鶴文章的妙處。 但一個舉人老爺的【折節下交】足以說明了一切。 而且這位舉人老爺可是說了,雙方見面那是【切磋學問】、是【相互砥礪】。 這就不得了了。 一個舉人跟一個童生切磋學問,這只能說徐鶴這個童生將來前途光明,最少在這王舉人心里,是可以跟他一樣,學問上是有考中舉人能力的。 這時,圍觀之人中有海陵縣的學童,聽到舉人這番話后驕傲地大聲對周圍人道:“這徐鶴原本就是我們海陵縣的縣案首!” 眾人聞言頓時一陣嘩然。 縣案首,今日又中了府案首。 這說明什么,對方已經鎖定了六月份道試的一個生員名額。 按照規矩,縣試案首就有很大概率被大宗師取中,成為生員。 如今徐鶴又是府案首,那只能說,徐鶴的生員名額已經板上釘釘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