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卷 第149章栟茶場-《寒門帝師》


    第(1/3)頁

    鹽者,國之大寶,食鹽一直是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的重要物品。

    大魏太祖初年,兩淮都轉(zhuǎn)運鹽使司設于海陵,后改設揚州。

    兩淮鹽司下轄海陵、通州(南通)、淮安三個分司和海陵鮑壩、淮安兩個鹽引批驗所。

    國朝兩淮鹽業(yè)的生產(chǎn)集中在海陵分司所轄的淮中十場。

    淮中十場共有灶房717座,鹵池4279口,亭場5316面,產(chǎn)鹽約183296引。

    而淮鹽每年共有352000余引,可見海陵鹽場的產(chǎn)鹽量超過兩淮產(chǎn)鹽量的半數(shù),十分重要。

    尤孝一下子拿出十萬引給徐家,雖說這是灶戶手里的余鹽,但也可想而知其下的本錢之大。

    海陵分司下轄十場分別是富安、安豐、梁垛、栟茶、角斜、東臺、何垛、丁溪、草堰、小海。

    其中栟茶場又名南沙,由于在古代海水沖擊,兩晉南北朝時漸漸聚沙成陸。

    唐初便設為煎鹽茶亭,開始有百姓移居此處。

    栟茶之所以得名,是因為相傳唐時,栟茶海邊有生栟樹(棕櫚)、茶樹各一,干高逾丈,冠大如蓋。

    漁人下海捕撈,海天一色,時常迷路,故皆以栟茶二樹為標,過往來去,繼而設攤易貨,搭棚為居,鑿井成市,名為栟茶。唐宋以來一直沿用至今。

    此時,栟茶場上一個胖乎乎穿著綢緞的老人帶領(lǐng)著一幫灶頭、保甲長站在場門口等著貴客駕臨。

    其中一個灶頭來到老人身邊道:“竇場長,這次徐家來人所為何事?”

    老人搖了搖頭道:“終究不會是免了今年的蕩灘錢,且等著吧!”

    過了沒多久,就見遠處一行人朝他們走了過來,其中一人坐在肩輿上由兩個下人抬著。

    當這幫人走到近處,竇場長看到來人頓時嚇了一跳:“是長岳公,快,快點跟我上前接人!”

    沒錯,這次徐家來栟茶商談之人正是徐岱親至,他對于山東鹽司判官一職志在必得,栟茶又是淮中十場中規(guī)模較大的場子,離海陵又不是很遠,所以他想用自己的身份和徐家二號話事人的身份唱好這第一出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旌德县| 赤峰市| 鸡东县| 油尖旺区| 凯里市| 紫云| 黑山县| 象州县| 洪湖市| 尼木县| 双牌县| 喀什市| 福泉市| 丹寨县| 澄迈县| 邹城市| 乳山市| 乌审旗| 定结县| 东光县| 临泽县| 治县。| 远安县| 清徐县| 新巴尔虎右旗| 贵定县| 寿宁县| 贵定县| 台东市| 天长市| 临沧市| 兴安盟| 宜兴市| 凯里市| 子长县| 吉林省| 定南县| 长子县| 夹江县| 泽州县| 屯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