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0章 鹽司吏治改革-《寒門帝師》
第(1/3)頁
改革吏治這自不必細說,這已經(jīng)成為陳芝麻爛谷子的策略了。
治理國家說白了還是要靠人,只有選對人才能做對事兒。
“換幾個鹽司的官員就能解決問題?呵呵,你還是太年輕了!”陳華對第一點嗤之以鼻。
徐鶴早猜到他會這副作態(tài),他也不生氣,現(xiàn)如今口舌之爭無益,還是解決問題最好。
“縣尊大人,吏治雖然要換官員,但更急迫的是要改制度!”
“制度?”陳華更不屑了,“每年針對鹽司的彈章不知道有多少,那些都察院的年輕官員,哪個不是要改革,哪個不是要從制度下手!但一說到具體怎么改,這些人有一個中肯可行的建議嗎?”
徐鶴點了點頭:“具體怎么改,我試著說說看,縣尊大人也別著急,如果我說得不對你再反駁不遲!”
陳華聞言雖然臉上還有輕蔑,但終歸不再開口了。
徐鶴想了想道:“針對鹽司的用人問題,我覺得首先要從觀念上改變對鹽司官員的非議!”
大魏朝很奇怪,各地收上來的田賦正稅和各色雜稅每個地方政府按照朝廷規(guī)定的度支定額,先截留下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然后剩下的交由吏部。
吏部下設(shè)十三清吏司,主管各省度支。
也就是說,其實大魏朝的財稅大權(quán)是被各個地方政府,最少是十三省分割的。
國家實際掌握的稅收,有各省的盈余以及鹽、茶、礦、山林湖澤等稅種。
尤其是鹽稅,大家不喝茶可以,但不吃鹽不行,鹽的交易產(chǎn)生的鹽稅簡直可以說是國庫最重要的收入之一了。
可這么重要的崗位,很多清流是不愿去干的。
他們天生覺得鹽司的官員是雜官,想去鹽司當官的大多都是對仕途不報期望,想乘機撈個盆滿缽滿就回家養(yǎng)老的那種官員。
還有一種就是代表各方勢力,為身后勢力聚攏資金的白手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嵩明县|
蒙城县|
涞水县|
江永县|
山阴县|
米易县|
和田县|
乌拉特中旗|
铜山县|
寿光市|
塘沽区|
公主岭市|
民权县|
红河县|
盐源县|
蓬莱市|
定兴县|
封开县|
德阳市|
西青区|
陆丰市|
白水县|
渝中区|
综艺|
衢州市|
昌江|
普格县|
廊坊市|
连州市|
固始县|
策勒县|
苍梧县|
余江县|
聊城市|
航空|
长葛市|
高陵县|
恩施市|
佛坪县|
牙克石市|
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