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94章 院試(4)-《寒門帝師》
第(1/3)頁
不管周圍之人如何謾罵腹誹,徐鶴低頭細細將墨研了。
等墨研好后,他持筆蘸墨在草稿紙上將題目謄抄了下來。
接著他閉上眼睛開始思索這道題的出處。
“《中庸》,全文應該是,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圣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
翻譯過來后全章大概得意思是孔子說,舜這個人估計是天下最孝順的人了,這個人德行上是圣人,地位上是天子,財富上擁有天下,宗廟祭祀他的美德,子孫繼承他的功業,為什么舜可以擁有這樣完美的人生呢?
因為,有大德行的人,必定得到他應得的地位、財富、名聲和壽命,所以天養萬物,必定根據他們的資質而后代他們,能成才的得到培養,不能成才的就必遭淘汰。
《詩經》說,高尚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讓人民安居樂業,享受上天賜予的福祿。
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給與他重大的使命。
所以,【故大德者,必受命】,有大德的人必定承受天命。
徐鶴將全章默誦了幾遍,又將自己對經義的理解歸納整理了一蕃,最后總結出幾點。
要是想把這篇文章寫好,中心思想是要強調舜是先有德,然后才天命所歸。
而不是天命所歸之后,才有的德行。
這樣就是本末倒置。
說到底,儒家以孝治天下,就算是君王也要講究個孝順。
既然儒家經義都是發人深省,規勸世人之用。
你要強調天命所歸之人才能孝順,那讀了文章后的人全都給不孝順找到個理由……我又不是天命所歸,不孝順是應該的。
這樣一來,這跟圣人勸人向善的思想不就背道而馳了嘛?
其次,這個文章還要強調幾個重點,比如【德】與【孝】的關系,比如【大德】為何。
總之,確實千頭萬緒,能寫的東西很多,但能不能寫到大宗師的心里,那就看個人水平了。
要說這楊寅秋出的題,說好聽點是刁鉆,說難聽點是良心大大的壞了。
考生不僅僅要注意經義中的論述,想要寫好文章,還得有發散思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村|
饶河县|
政和县|
逊克县|
泸水县|
会东县|
西青区|
朝阳市|
德安县|
理塘县|
沿河|
松阳县|
长顺县|
石泉县|
巴楚县|
工布江达县|
红河县|
庆云县|
金寨县|
台东市|
丘北县|
苍溪县|
开平市|
芮城县|
毕节市|
汾阳市|
苍山县|
中西区|
延吉市|
肃南|
宣恩县|
陇西县|
博野县|
黑龙江省|
栾川县|
团风县|
陆河县|
资源县|
翁源县|
岳阳市|
博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