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書記,感謝你對我的栽培,我一定會聽黨的話,跟著黨走。” 書記高興的點點頭,拉開書桌的抽屜,拿出一疊紙遞給了李歡,李歡從口袋里摸出一對對表,遞給書記: “書記,辦學校需要經費,我這里有對對表,是我跟我媳婦結婚時置辦的,就戴了一次,現在麻煩你幫我處理了吧,二百塊錢。” 看著嶄新的,連表盤上的膜都沒有撕下來的一對梅花表,書記也被李歡的腦子給折服了,這對表明顯是讓他去走人情的。 至于兩百塊,如果按照表的原價和手表票加起來,三百都不止,可他眼就不眨一眼,直接砍掉了一半,這份胸襟,他自愧不如。 李歡看著書記眼里的激動,有些心虛的縮了縮脖子,這對對表是程巧從法寶里拿出來的,根本沒花一分錢。 李歡在書記的指導下寫了入黨申請書,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包飛馬香煙,拆開后自己抽了一根,然后裝作有急事的樣子,匆匆的離開了。 書記看著李歡“忘記”帶走的煙,不由的搖搖頭,又來這一招,可他不得不承認,這一招對他們公社所有的人都有效。 六月底,李歡召集村民們將向陽村廢棄不用的祠堂改建成了學校,至于學校的老師,張月芳和韓春梅兩個人負責。 王嬸見自己的記分員位置保住了,整天笑呵呵的,要知道她做記分員每天都是有六個工分的,而當老師也不過是每天六個工分而已。 村民們剛開始還不愿意讓孩子去學校上課,但看到程巧和李歡帶著還未滿三歲的小程黎跨進了學校的門口,都不淡定了。 泥鰍也跑了過來,自從自己娘被關了三個月,縣城里的老師就讓陳鐵柱去學校一次,把泥鰍給勸退了。 但泥鰍已經嘗到讀書的快樂,得知向陽村要有自己的小學了,纏著陳鐵柱要去報名,陳鐵柱已經沒有以前的那股狠勁了,一張臉上盡顯疲憊。 但唯一的兒子要讀書,他還是贊成的,所以厚著臉皮來求李歡,李歡當然一口答應,孩子要上學,這是好事啊。 他拿起銅鑼又敲打了起來,村民們秋收還未開始,所以三三兩兩在地里拔草施肥,聽到村長敲鑼,連忙來到了曬谷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