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都是種田的老手,老村長當然明白問題出在麥苗上,一般的麥苗還真的過不了他們這里的冬季。 “哎,我就去。” “對了,你等等,你明天再辛苦一趟,去找李歡,他們冬小麥過冬的那個塑料什么膜好像是他大哥李兵弄來的,看看能不能請他幫忙弄點過來,我們給錢。” “知道了,還有養雞,您看……” “養,李歡這個家伙腦袋瓜子可靈了,跟著他干不會有錯的,你明天,不,你現在就去敲鑼,讓大家集中在曬谷場,我來問問。” 向前村空前的熱鬧起來,老村長也很給面子,把今天的功勞都記在了劉文華的身上,村民們很快就接受了這個新來的小干部。 劉文華的一顆緊張的心放在了肚子里,他一來向前村就做了兩件好事,就憑著這兩件事,他能在向前村立足了。 向前村的村民們開始回家擴張他們的雞窩,三五成堆的好不熱鬧,沒幾天,這件事情被傳了出去。 其他幾個村子的村長得到消息后都不淡定了,實在是他們村里沒有工農兵大學分配下來的大學生。 這樣一來,他們都不知道怎么去跟李歡聯系,雖然李歡是公社的主任,但主任又不是阿貓阿狗,誰都能見的。 很多時候,他們去公社要補助或者申請什么,都是公社的小職員隨便打發的,哪里能見到主任,書記更是不用說了。 “要不直接去向陽村李歡的家里堵他。” 另外兩個村子的村長都集中在向榮村,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他們就不相信找不到出路。 而且公社也已經派下了指標,今年要交多少公糧,交多少公豬,如果像以前一樣沒有發展,大家還是要挨餓的。 擇日不如撞日,他們今晚就出發,如果李歡這個家伙不答應,他們就住在向陽村不走了。 至于上門的節禮還是要帶一些的,可惜大家都窮,你村里湊五十斤的細糧,我村里湊個十斤的肉,不管什么肉,野雞野兔都行。 向榮村沒有辦法,拿出一百斤的甘蔗,他們這里產這個,所以只能厚著臉皮闖一闖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