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題西林壁》這首詩,是蘇軾于神宗元豐七年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游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 而這首《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 而此刻,在華夏古詩論壇之上。 古詩協會的會長秦士文發帖了,對于宋詞這一首詩,是做出了極為高度的贊揚的。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是一種語言特色。宋詞寫詩,全無雕琢習氣。他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朋友們,我們華夏的詩壇,一顆新星,正在冉冉升起啊!” 秦士文的贊許,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 “是的,我覺得這首詩,真的是充分地體現了宋詞的靈氣,期待他后續更多的作品!” “不知道現在張東森老師在讀到了宋詞的這首詩之后,到底是作何感想啊!” 當然,自古文人之中就不乏杠精,尤其是在現代這個倡導自由言論的當下。 故而論壇之上,也有很多對于宋詞這首詩攻訐的聲音。 “我說,你們是沒讀過小學兒童的哲學科普讀物嗎?什么只緣身在此山中啊,這么淺顯的道理你們難道都不懂嗎?換一個馬甲上來,你們就覺得牛筆了啊?我真的是羞于與爾等為伍啊!” “宋詞這個年輕人,靈氣是有的,但是現在作品的數量還是太少,諸位不要將此子捧得太高,若是使得他過早地摔下來的話,可能會就此一蹶不振哦!” 宋詞當然是不知道華夏古詩論壇之上,對于他的議論紛紛的。 大家一起釣了一下午的魚,收獲還是有的。 大大小小的魚加起來,有個十來條。 故而晚上大家便決定一起煮魚肉火鍋吃。 各種食材,葷的素的,大家一起都切好了備用。 而宋詞此刻,正在用一個砂鍋熬著粥,味道很香。 李思雨像個小饞貓,走到了旁邊,瓊鼻抽吸了一口此間的空氣,問道:“宋老師,伱這是煮的什么粥啊,好好喝的樣子?” 宋詞道:“就是很簡單的養胃的粥,加了點開胃的山楂。” 李思雨皺了皺鼻子,道:“那我待會兒要喝一大碗!” 宋詞笑道:“放心,大家都有!不過啊,這碗粥,想給我們紅豆老師搞一碗!” 李思雨道:“你這是特地為她熬的粥啊?” 宋詞點點頭,道:“這不是宋老師生病了嘛,給她補補。” 李思雨笑嘻嘻地:“你真是個好人。” 宋詞板著臉:“小雨,可不能隨便給人發好人卡啊!” 李思雨吐了吐舌頭,端起這碗粥,正準備去給宋紅豆送過去呢,便看見宋紅豆披著一件外套自己走了出來,坐在了客廳的沙發上。 “紅豆姐,你好點了嗎?”李思雨將粥放在了桌子上,然后關切地問道。 宋紅豆此刻的臉色還有點蒼白,聽到李思雨這么問,她微微地點點頭。 宋詞在廚房那邊,舉著鍋鏟扒拉著門,說道:“宋老師,你喝點粥,養養胃!” 宋紅豆接過李思雨遞過來的粥,看了李思雨一眼,李思雨說道:“這是宋詞老師很用心地熬的,你多少喝一點,要是實在喝不下去的話,那就算了。” 宋紅豆拿起勺子,吃了一口,嘴角咧開一抹笑意。 李思雨看在眼里,蹦蹦跳跳的跑過去給宋詞報告宋紅豆已經開始喝粥的好消息去了。 這時,大家也都紛紛過來,安慰了宋紅豆兩句。 “咱們把電視機打開吧,今天是第六期的《天下》直播的日子啊!”唐詩抱著碗,說道。 距離遙控器最近的李思雨立刻將電視臺呢換到了西都電視臺,此刻正在播放廣告。 大家都圍坐在桌子前。 只有宋紅豆一個人,是坐在了沙發上的。 她捧著碗,慢悠悠地吃著宋詞熬的粥。 李思雨大口的吃著魚肉,還一邊感嘆道:“真好吃啊,這是野生的魚啊!超級鮮嫩啊,可惜紅豆姐姐生病了,沒有這個口福!” 唐詩吃了個肉丸子,燙得她不由得吐了吐舌頭。 汪吟慢悠悠地吃著山藥。 沈璽則是被辣得直喝水。 這一鍋火鍋紅湯,是宋詞自己用豆瓣醬炒制的。 其實不是很辣。 炒之前,宋詞還特地問過,有沒有人想要吃清湯。 但是都被眾人給拒絕了。 比如汪吟,其實是不太能夠吃辣的。 但是面對著宋詞,她還是認真地表示自己必須要挑戰一下西都人炒制的地道的火鍋的味道。 此刻,大家一邊吃著,電視里面,節目正式開始播出了。 首先便是宋詞的講故事時間。 安西都護府的故事一出來,實時彈幕的數量,頓時就爆炸了起來。 “????這個故事,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啊?” “這個故事,真的是宋詞編的嗎?但該說不說啊,這個故事就這么生硬地講出來,總是感覺有點尬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