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伯走到鄭光宗的面前,滿臉疑惑:“少爺,大家都是愁眉苦臉,你為何笑得如此開心呀?” “趙伯,你將兩張紙攤開,讓大家看看,便是一目了然了。”鄭光宗仍是一臉神秘。 趙伯將兩張紙在偏桌攤開,鄭萬財和程先生下席,走到了偏桌旁。 最為驚訝的,還是程先生。 才多少時日,鄭光宗原本歪歪扭扭的毛筆字,現在卻是龍飛鳳舞,猶如行云流水一般。 當然,令程先生更為驚訝還不是鄭光宗龍飛鳳舞的毛筆字,而是與百里長風如出一轍的賑災策略。 兩張紙上,不同的筆跡,卻寫著相同的內容,難道不令人驚訝? 只見紙上,寫著寥寥十幾字,卻將賑災詮釋方法詮釋得淋漓盡致:欲解災情,自救最靈,懷李富戶,最佳甄選。 眾人面面相覷,此法的確很妙,實施起來,卻是有千般阻攔,萬般屏障。 鄭萬財幾人重新落座,卻并沒有多少興奮。 說過來,道過去,鄭光宗和百里長風的方案,好像也只是一個方案,真正行動起來,收獲的只怕只是一個寂寞。 “光宗,近段時間,你為救災,得罪了多少人,你難道不知道嗎?”鄭萬財滿臉抑郁,好似有苦難言。 “但凡改革,便會損毀某些人的利益,自然也會得罪他人,兒子早已經做好了準備,也不會去在意的。” 鄭光宗如何不知道老爹心里所想,但眼見災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他便好似坐如針氈一般。 “兒子,你放眼懷李郡各大富庶之戶,有幾人不是背后靠著大山,他們都是同氣連枝,榮辱與共, 鄭家在他們的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你又如何能夠左右他們的行為,讓他們甘心情愿出錢出力呢?” 鄭萬財此話不無道理,懷李郡諸多富庶之戶,很多都與朝廷官宦有關系,甚至少數還是皇親國戚。 鄭光宗想讓這些人拿出銀子賑災,和白日做夢又有什么區別? “爹,你所擔憂的事情,的確棘手,可是我們不是有欽差大臣嗎,兒子終于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了, 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懷李郡的災情,一定會順利度過的。”鄭光宗仍然十分自信,仿佛接下來就是順理成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