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冬天的時候做了不少的三輪車,鄭觀音從世家那里獲得的打量財物方能夠裝下帶走。出此還有許多的活物,馬、牛、羊、豬……全部由專人負責,套上繩索拉車。羊的負重不行,也不指望它們能夠干重活,十只羊共同拉一輛負重小的車輛就行了。倒是豬的負重還不錯,拉的貨物要多一些。 因為添了這么多的東西,還添了好些孕婦,這一次行進的速度更慢了。所幸李二和地方官都當看不見他們。這一路,他們收攏了不少的流民。這些流民都是各種原因造成的,里面不乏有本事的人。鄭觀音讓鐘離博將有本事的人挑選出來進行登記,等到了要用他們的時候直接按照名冊找人。 三年之后,一行人終于走出大唐,進入薛延陀境內(nèi)。薛延陀原為鐵勒諸部之一﹐由薛、延陀兩部合并而成,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從事游牧,臣屬于西突厥。如今西突厥內(nèi)亂,薛延陀不知道該何去何從。鄭觀音一群人進入他們的勢力范圍后,薛延陀立刻警備起來,害怕鄭觀音對他們部落有不好的想法。 鄭觀音也知道如今是敏感時期,讓人給薛延陀的首領(lǐng)夷男送了封信過去,言明自己等人只是借道路過,不會參與他們部落之間的戰(zhàn)爭,更不會對薛延陀有什么非分之想。 夷男稍微松了口氣,與手下談論起鄭觀音。 “這鄭氏說是從我們這里借道,應該不是說謊,她的人帶了那么多的物資,看起來就是要長途跋涉的樣子。”夷男道。 手下點頭贊同:“這位鄭娘娘在中原的名聲不錯,應該不會做出食言而肥的事情。” 夷男道:“那就將他們一行人放下,不管他們。” 其中一個手下道:“據(jù)說這位鄭娘娘很有幾分見識,首領(lǐng),我們要不要向鄭娘娘討個注意呢?” 夷男聽得心中一動,如今西突厥內(nèi)亂,薛延陀夾在其中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何處何從。有人建議夷男帶著薛延陀投奔東突厥,但東突厥的頡利可汗統(tǒng)治殘暴,夷男并不太想投奔東突厥。 “我這就去拜訪鄭娘娘。”夷男是個行動派,當即就騎上自己的馬,帶著一隊人馬去見鄭觀音。他的這隊手下個個驍勇善戰(zhàn),所幸人數(shù)不多,疾馳奔來的時候才沒有被鄭觀音手下的士兵當成敵人來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