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戰起-《馭夫呈祥》
第(1/3)頁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話可謂一語道盡了古代百姓的辛苦,天下興盛的時候老百姓需要繳納各種稅賦,天下將亡的時候老百姓又不免賣兒賣女,并且且家中青壯也面臨著隨時被拉上戰場的命運。每當朝代更替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流離失所和家破人亡,正應了那句亂世人不如狗的糙話。
王朝興盛時,皇帝想要立下彪炳史冊的功勛就必然會選擇開疆拓土;王朝更替時,有志于逐鹿中原者必然會組建大軍四處征伐,總之在古代社會隨時都會有軍隊趕赴戰場與敵人作戰。然而戰爭是極端殘酷的,每一次戰斗過后必然都會留下眾多陣亡士兵,那么古代人是如何處理這些尸體的呢?
網絡配圖
第一種置之不理
唐代詩人張蠙曾在詩中寫過這么一句話: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功,這是張蠙在憑吊戰場時做出的詩句,可憐那些死后無人收尸的士兵已成累累白骨,而那些建立功勛的將軍卻盡享榮華富貴。由此可見在古代尤其是在唐末的時候,許多陣亡士兵是沒有人為其收尸建墳的,只能死不瞑目般躺在戰場中化為累累骸骨。
網絡配圖
第二種挖坑埋之
這在古代是一種常見的處理尸體方法,畢竟古人也是相信入土為安的,不過戰敗一方恐怕是沒這個機會來埋葬陣亡同袍了,這就需要戰勝一方有著人道主義精神了。將尸體入土為安不僅可以避免戰后瘟疫肆虐,而且還可以向敵方宣示己方仁義或者加強震懾。戰國時期秦軍坑殺四十萬趙軍就是一個用來震懾六國的鮮明案例。
第三種縱火焚之
相對于挖坑埋葬,縱火焚燒陣亡士兵尸體是一個比較省事的方法了,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戰后疫病流行,而且也避免了敵方來羞辱陣亡士兵的尸體。將大量尸體堆積到一起,然后放一些易燃物,最后一把大火沖天而起,將死去士兵的一切仇恨化為烏有。
網絡配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戈县|
新绛县|
白河县|
兴义市|
磐石市|
象州县|
惠水县|
丰宁|
巴彦县|
明溪县|
无锡市|
翼城县|
都兰县|
类乌齐县|
比如县|
井研县|
莱阳市|
萨迦县|
成都市|
黄浦区|
秦安县|
三江|
昌宁县|
龙门县|
东台市|
安远县|
澜沧|
南岸区|
沭阳县|
苏尼特左旗|
霞浦县|
永济市|
忻城县|
乌审旗|
万宁市|
疏附县|
扶余县|
洛阳市|
平南县|
银川市|
米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