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既然曹操提了,那蘇鳴可就不客氣了。 “孩子大了,也確實該有自己的事業了!”蘇鳴試探著問道。 蘇鳴說這話的意思,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那就是,我得有自己的事業,我不可能留在許都,留在你的跟前。 這句話,就表明了蘇鳴想要外出為官的態度。 曹操能夠做到如今這一步,成為一方的諸侯,自然能夠聽明白蘇鳴這番話的意思。 “嗯!”曹操輕輕的應了一聲。 曹操這不冷不熱的應了一聲,倒是讓蘇鳴有些摸不清他的意思。 這是同意了,還是沒同意呢? 于是,蘇鳴繼續試探性的說道:“我曾經在江東做官,我擅長訓練水軍,打造船只。丞相手下如今,正缺少一支像樣的水軍。” “我倒是愿意,在這方面為丞相效力。” 蘇鳴說完這番話之后,就再不說話了,而是等著曹操回應。 實際上,蘇鳴還真就說到曹操的心坎里了。 曹操,真就缺少一支像樣的水軍。 在曹操拿下徐州和淮南之后,曹操有三個進攻方案。 上策,取荊州。 荊州富庶,糧多,民多,而且,荊州劉表軟弱無能,守成之犬爾。 中策,取江東。 孫策新喪,孫權繼位,地位不穩,在這種情況之下,正是去江東的好時候。 下策,與袁紹一決勝負。 袁紹剛剛打敗公孫瓚,號稱有七十萬大軍。 雖然這七十萬大軍多少有點吹牛的成分在里面,但是,袁紹是如今天下兵馬最多的諸侯,這是毋庸置疑的。 毫無疑問,對于曹操來說,北上和袁紹一決勝負,這是下策。 可為什么,曹操不取上策和中策,偏偏選這個下策呢? 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曹操沒有水軍。 甚至,他連出兵的船只都湊不出來。 不管是上策取荊州,還是中策取江東,都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你得有一支能打仗的水軍。 偏偏,曹操的騎兵,步兵都很厲害,唯獨沒有水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