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菩薩是這樣煉成的(上)-《朱雀記》
第(1/3)頁
這一坐,便是半曰,門檻硌的他的臀部有些痛了,太陽也開始遠(yuǎn)遠(yuǎn)地懸掛在西邊的山腰上了,葉相僧才嘆了口氣,站起身來——往年他在省城里避著大勢至,避的無比辛苦,今曰他刻意等大勢至來,而大勢至偏生不來?——雖不是情郎等著佳人漏夜私奔,但心頭焦慮可堪一比。
“唉,你什么時候才來呢?”
…………他站起身來,并不意外地發(fā)現(xiàn)身前院中站著數(shù)十位服色各異的僧人。既然在清涼寺中顯了一手,這五臺山里真正有些境界的大德們一定能感應(yīng)到葉相的氣息。
那些僧人服色相差極大,倒也不奇,畢竟五臺山上青黃相雜,和尚喇嘛在一座山上呆了許久。今曰雙方同時感應(yīng)到山中來了位境界莫測高深的大人物,所以循著氣息,找到了演教室,不論青廟黃廟之間有何齟齬,但當(dāng)外敵來時,雙方還是可以做到同聲同氣。
但先前菩薩寶像清光微作,那個清俊小和尚在門檻之上撐頜靜思,全身籠罩在佛光里,如此異像,不由得五臺山諸位大德齊齊心驚。
這小和尚是何人物?竟能引出孺童文殊菩薩的寶像清光!
所以老和尚大喇嘛們不敢造次,只是靜靜等著葉相醒過來,再行發(fā)問。
“敢請教這位大師行門何方?”
發(fā)問的是白云寺住持素問,這老和尚姓情極好,但卻沒有什么魄力對五臺山數(shù)千僧人進(jìn)行管理。他對葉相僧發(fā)問,問的很是客氣。
“貧僧歸元寺葉相。”葉相僧合什,微微一禮。
“原來是葉相僧。”素問住持嘆道:“難怪先前有些眼熟,不知斌苦大師可好?”葉相當(dāng)年也曾隨著斌苦大師參加過許多屆的佛教會議,與這位素問住持確實有過幾次照面,若不是葉相這些年來顏面愈發(fā)幼稚清美,或許對方早就認(rèn)出來了。
葉相僧微微一笑道:“好。”
這話答的太過簡約,感覺上便有了幾分不尊重,四周其余大寺的高僧們面上便露出了不豫之色,心里想著,這歸元寺最近幾年,仗著山門護(hù)法易天行常駐寺中,對于其他的同修,未免太過敷衍了些。
葉相明眸不轉(zhuǎn),黑瞳流光,怎會不知道這些人的世俗想法,也懶怠理會,將手一伸,道:“小僧自行參拜,不勞諸位大師陪伴。”
他說的誠懇,那些大師們卻是心頭愈加恚怒,心道你這是要趕人走?哪有這般容易的事情,清涼寺里那幾個知客僧人還被你弄的渾渾噩噩的。
白云寺住持素問尷尬一笑,合什道:“只是清涼寺中那幾位……”
話有不盡之意,葉相僧平生不打誑語,自然也不會囁嚅應(yīng)之,慨然嘆道:“佛門清凈地,被使來做了斂財?shù)膱鏊∩宰鲬徒洌粲性缴嶂帲€請見諒。”
這句話中,絲毫不提要去解除加諸在知客僧上的禁制。
…………僧人們漸漸圍了過來,葉相僧依然穩(wěn)定地站在高高門檻之外,身后孺童文殊菩薩寶像上的清光卻驟然淡了。
圍上來的僧人們卻是不敢先動,畢竟先前曾見異象,又知道歸元寺向來藏龍臥虎,不知道這位小和尚究竟有何驚人的神通。但僧人也分了兩隊,青廟這邊的還講究個禮數(shù),而黃廟里的大喇嘛們和歸元寺無甚瓜葛,所以毫不客氣地走上前來,要抓葉相下山救人。
葉相僧面上沒有一絲表情,卻也并不冷漠,只是一片晶瑩慈光。
素問住持眼見便是一場神通較量,不知是否有血染地,不由連頌佛號,本準(zhǔn)備上來打圓場,卻被其余幾個大寺的長老們勸住了。青廟與歸元寺交好,所以不便親自動手,而此時見著黃廟喇嘛們愿意充當(dāng)這個惡人的角色,這些僧人自然樂見其成……若將來,斌苦大師因此生怒,在理事會上參上一筆,那也由黃廟接著,青廟這邊,總之是沒有什么損失的。
一位紅衣大喇嘛走上前來,對著葉相僧遙遙一禮,一股勁風(fēng)便從空中襲了過去。
“吾乃菩薩頂文殊院達(dá)郎爾上師,見過高人。”
葉相僧很清晰地感覺到空氣里傳來一陣氣息波動,不由微微一笑,伸手道:“多禮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湖县|
广南县|
博野县|
军事|
满洲里市|
大化|
芒康县|
横山县|
华亭县|
台南县|
呼和浩特市|
南宁市|
江孜县|
密云县|
天气|
武山县|
峨山|
曲阜市|
七台河市|
汪清县|
荃湾区|
宜良县|
鹿邑县|
东明县|
海城市|
河源市|
濉溪县|
黔东|
永川市|
扶沟县|
昌江|
定州市|
临江市|
南华县|
长乐市|
根河市|
西华县|
疏勒县|
孝感市|
开江县|
葵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