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山海關前的平地,十分狹窄。 漢軍十八個萬戶,二十余萬人馬。軍營無法聚攏在一起。按照一字長蛇陣展開。 有大將為前鋒,營寨立在山海關前。 有大將獨自領一營人馬,立在山邊,作為策應。 如吳敏、馮沖的騎兵,在山海關面前根本派不上用場,位置最靠后,作為后援。 軍營布置,極為考驗統帥的內功。 吳年與他參謀、大將們,都是內功深厚。 中軍大帳內。 吳年坐在帥座上,身上既沒穿龍袍,也沒穿盔甲,只著一件紫袍,穿戴十分隨便。 他的面前兩旁站著王貴、張聲、陳家貴、張震、呂言訓、衛破虜等武官,以及以北條氏政為首的文官。 中央位置,放著一張掛著地圖的屏風。 吳年指了指地圖,抬頭看向兩旁文武,問道:“你們看。寡人照貓畫虎。與進攻蒙元大都的時候一樣,挖一條地道怎么樣?” 武官、北條氏政等人整齊劃一的搖頭。 “不行啊。”吳年笑了笑站起來走到了地圖的面前,雙手抱胸看著地圖。 山海關它是有關城的。 一座正經八百的城池,防御力很強,很強。但這座關城,只是山海關的城防體系的組成部分而已。 它是長城的起點。城防體系是從大海一直延伸到山上。楚國軍隊,還可以沿著長城行軍,進行補充山海關兵力。 長城可是高速公路。 關城左右還有軍營、衛城等等。 熊無我在這里經營了多年,麾下八萬馬步軍,把這地方經營的就像是鐵桶一般。 最主要的是。 這些城中是沒有百姓的。軍事要塞,小而強悍。軍隊集中。就算挖了個洞入城,也會被包圍,然后狼狽不堪。 如果不以占據城池為目的,挖個洞進入長城。 進去容易,出來難。沒有補給,只有一個下場。全軍覆沒。 雖然已經有了劉知行的計劃,但是吳年對這樣武裝到牙齒的,熊無我的驕傲,楚國的鐵壁,很感興趣。 要是能攻入山海關,那就太有成就感了。 勉強算是職業病吧。 不過也就幻想一下了,真打不進去。只要熊無我在山海關,有足夠的糧食。 打一百年也打不進去的。 “嗯。你們三人明天攻城吧。不要雷聲大,雨點小。但也不要猛攻,免得損傷過大。” “明修棧道嘛。” “對了。地道雖然沒用,但也挖掘出來。讓對面的熊無我,一刻也不能休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