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比如說自家開個小飯館,也不是什么大買賣,這等就不會入商籍。 但若是開個大酒樓,東西南北各處的大菜都能嘗到,那就必然是屬于商籍了。 也因著當年圣祖皇帝的這份仁心,所以幾十年過去,大治朝便發(fā)展的生機勃勃,再也看不出先前的戰(zhàn)亂模樣。 總不至于人家在集市上擺個小攤子就給定個商籍吧? 那就有點兒欺負人了。 謝林此時站了出來,拱手道:“子成兄剛剛言之有理。不過愚弟尚有不解之處,還請兄臺指教。” 謝修文還禮道:“指教不敢當,但凡子成所知,必然如實相告。” 謝林對他的印象就更好了。 “剛剛子成兄提到的那些難處,也都是一些普通的小商販,可若是對上了大的商戶,便不再存有這種問題,那先前幾位兄臺們所提的加稅一事,似乎也算是合情合理。” 這話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畢竟不是所有的商販都是窮人。 “三公子所言甚是。只是大商戶,也有仁商與奸商之別。旁人我不知曉,但是我也曾有幸隨幾位同窗游學幾處地方,有些當地的大商戶,在災難之年,會免費為當地百姓們施粥布藥,甚至還會提供一些庇護之所。若是些等仁商,難不成也要加稅? 若是如此,那又豈非會寒了他們的心?在某看來,他們原本就是老老實實地做生意,只要不拖欠朝廷的稅銀,不做違法亂紀之事,與普通的良籍百姓又有何區(qū)別?” 謝修文言罷,又朝著諸位施禮道:“剛剛所言,不過是在下一時之想,在下并非是為商戶說話,只是想說這天下之大,并非只是你我看到的這般模樣。這世上之人好壞,又豈是因為是貴人或者是賤奴就能定論的?” 這個話題,好像一下子就升華了。 中年男人輕笑:“此人倒是個有趣的。” 少年好奇道:“先生,那您覺得這位學子可有解決目前父皇疑慮之道?” 男人搖搖頭:“不好說,再看看吧。況且用不了多久就是春闈了,若他真有幾分本事,到時候殿試上自會見真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