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64章 朱扒皮!漢王爺喜提新稱號-《五龍同朝》


    第(1/3)頁

    帝都西市,水云間。

    這水云間乃是帝都頗有名的酒樓,位于寸土寸金的西市。

    水云間之名,出自“野鳥游魚信往還,此身同寄水云間”,頗有幾分詩意,讓人感覺到心境平和,因此成了不少高潔雅士的把酒言歡之地。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水云間的幕后東家,卻是他們一向鄙夷不屑的卑賤商賈。

    汪福光此刻正在房間內來回踱步,整個人顯得焦躁不安。

    距離第三次品鑒會結束,已經過去了許久,每一日對他而言都是度日如年。

    按照那周忱的說法,如果中標的話,自會有戶部官員前來通知。

    但他一連等到現在,卻是不見任何消息,汪福光頓時就有些急眼了。

    當日他可是砸出了一千三百萬兩紋銀的巨款,就為了競標成功,成為揚州府的鹽商代理!

    這一千三百萬兩,不只是他汪福光的全部身家,還有十數位兩淮鹽商的全部身家!

    為了拍下揚州府,守住自己的基業,連同汪福光在內的兩淮鹽商們這次可謂是賭上了一切!

    因為,兩淮鹽場乃是大明四大鹽場之一,包括大小十九個鹽場,分布于淮河故道入海口的南北兩側,每年生產原鹽近三百萬噸!

    自古素有“自古煮鹽之利,重于東南,而兩淮為最”,“兩淮鹽稅甲天下”之說。

    當年西漢吳王劉濞封廣陵(今揚州),煮海為鹽,獲利不計其數,富可敵國的吳王圖謀篡奪帝位,最終發動了赫赫有名的七國之亂。

    汪福光自然沒有那么大的野心,他只是守著自己好不容易打拼下來的基業,繼續在兩淮鹽場制鹽販鹽,而揚州府就是他們這些兩淮鹽商最好的選擇。

    朝廷先前為鞏固邊防籌集糧銀,以“開中法”和折色制度實施鹽業專賣。

    在兩淮地區,則承襲前代,兩淮都轉鹽運使司依舊設在揚州,而由官方劃定行政上的兩淮鹽區市場轄區,空前龐大到了七省!

    從北方的河南,直到西南的貴州邊陲,都是兩淮鹽區的市場轄區!

    沿著淮南和淮北的海岸展開的兩淮鹽區,合計十九個鹽場,產鹽量自古就占了華夏產鹽量的大頭。

    尤其是自大明立國后,兩淮鹽產定額已經是第二產區兩浙鹽區的將近兩倍!

    這是一個多么恐怖的數字?

    這背后又代表著多么恐怖的利潤?

    因朝廷施行新鹽法,鹽商的利潤是否受損尚且不能確定。

    但汪福光曾經親眼見證,各個不同省份的財富,因為揚州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源源不斷地流向揚州并在那里聚積起來!

    只要在這座城市站穩跟腳,成為揚州鹽商代理,那他汪福光不說呼風喚雨,也足以青史留名了!

    可是,還沒有消息!

    一想到這兒,汪福光就是滿面愁容。

    然而正在這個時候,門外突然傳來了水云間掌柜的聲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兰县| 泾川县| 囊谦县| 兴国县| 馆陶县| 武川县| 寿宁县| 拉孜县| 逊克县| 长宁县| 建阳市| 太保市| 枣阳市| 吉木萨尔县| 石景山区| 平塘县| 广东省| 门头沟区| 丽水市| 兴安县| 吉木萨尔县| 大同县| 繁昌县| 上饶县| 旬阳县| 屯留县| 常山县| 龙岩市| 衡阳县| 上思县| 临颍县| 汤原县| 交口县| 崇礼县| 嘉义市| 开江县| 炎陵县| 昌邑市| 曲沃县| 甘泉县| 广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