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簡澈倒是不著急,他說:“你慢慢寫,不用趕時間,我也正好能多享受幾天平靜的日子。” “嗯,那你可要好好珍惜了,我的工作效率可是很高的!” 萬嬌嬌沒有說大話,她拿到一手材料,才一天的功夫,就寫好了最終的稿子。 而且報道一經刊登,便以無可匹敵的姿態,登上熱搜榜! 熱度高,非議也會多。 可是這次……簡澈的情況卻有點不一樣。 因為有關他的報道,并沒有如同之前那樣,通篇光鮮亮麗,又成績斐然,而是很平淡地講述一下他離開娛樂圈的生活動態,以及他自己的人生感悟,以及自我成長。 報道寫得很有技巧,明明沒有刻意煽情,卻讓人讀了,心頭有柔軟的感覺。就像一位許久不見的朋友,聊著彼此的近況。 因為情感真摯,竟然很少有人借題發揮。 即便是有,也被人當成嘩眾取寵,噴成了篩子。 之后,被簡澈贊助的學校負責人出面發聲,詳細講述一下簡澈是如何克服辛苦,幫助孩子們的。 這樣的描述讓大眾對簡澈的好感度猛增,同時,大家也更加關注需要關愛的孩子們,捐款人數猛增。 而那位曝光簡澈匿名創作者身份的歌迷,主動站出來,證明自己就是個普普通通的粉絲,然后又將他如何發現端倪,以及這些年,收集到的專輯、演唱會門票展示出來,以證明他是個貨真價實的粉絲。 經過這一系列的追蹤報道,簡澈身上的熱度被徹底激發。 沉寂的粉絲們,好像被喚醒了一樣,都在呼喚著他能重新回歸歌壇。 而最近喜歡新歌的歌迷們,也希望簡澈能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這種呼吁,聲勢越來越大,看得經紀人喜笑開顏。 他找到簡澈,想商量一下回歸歌壇的具體事宜。 可簡澈卻告訴他:“不用著急安排活動。” 這樣的結果,讓經紀人不解地問:“現在熱度正是最高的時候,卻不搞活動?” “我創作了一些新歌,可以拿出來發表。” “但……我們明明可以乘勝追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