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尋訪-《大明春色》
第(2/3)頁
倆人不甚愉快的第一次談話,就此結束。到了中午,大隊停下休息。朱高煦便找來了同行的段雪恨,授意段雪恨陪著阿莎麗,觀察阿莎麗的言行舉止、以及和脫火赤的關系。一個人能裝一時,時間稍長便可能暴露很多東西。
下午大軍接近了濟南城,不過護駕人馬在濟南北面數十里,未去府城。朱高煦又告訴高賢寧,讓他暫時離開隊伍去濟南城,聯絡當地士人、重敘同鄉同窗之情。高賢寧在山東各地的名氣很大,算得上是一大名士,他在當地也結交甚廣,只要回去必定是賓客不斷。
朱高煦知道高賢寧的家就在濟南,臨行時便開了個玩笑,說是“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不過大軍并未在此地停留,繼續東行,直去濱州。
之前朱高煦想起唐賽兒這個人物時,便確定了這次的行程。
他知道唐賽兒是濱州南邊某縣人士,因為當年他奔波于生計時、來過山東濱州。他印象比較深的地方,便是黃河大橋旁邊有一座很大的雕像、即唐賽兒的像。只不過現在黃河不在此地,而在南方,唐賽兒這個人也無人知曉。
因為唐賽兒在后世、成為了反抗反|動封建統治的英雄,所以地位很高。然而立場決定心態,如今朱高煦變成了大明朝最大的封建統治者,對于意圖破壞他統治的人、當然沒有好感。
明朝的州縣太多,朱高煦平素并不會特意去某地巡察,這次不過是因為想起唐賽兒生活過的地方、就在附近,一時興起想去看看,起義軍首領的土壤是甚么樣子。
大隊人馬從濟南城北面,走了七天才到達濱州城。但朱高煦沒有進城,率軍繼續往南又走了十來里路,前鋒斥候發現有一片湖泊,于是朱高煦下令大軍駐扎在湖泊東岸。
前鋒將軍給村民們發了錢,然后把一個村莊征用了,將士們便圍著村莊修建藩籬軍營。朱高煦等人抵達軍營后,他便住進了村子里的夯土瓦房里。
濟南城三司的官僚們、濱州知府都顯然很關注皇帝的人馬,但是他們又不敢在皇帝跟前違反邸報政令,擅自前來犒軍。很快濱州知府率令一眾官吏,仍是輕裝簡行來了中軍,請旨要為大軍準備糧秣。不過朱高煦拒絕了,大軍根本不需要山東地方官府提供軍糧,過陣子大伙兒到了海邊,從南方來的官船就能為軍隊補充糧秣;之后進北平布政使司地界,那便更不缺補給了。
朱高煦告誡知府,應立刻停止以各種名目征調壯丁徭役,政令三年不得改變。
次日一早,朱高煦便帶著小隊隨從、以及濱州的一個官員離開軍營,沿著土路在周圍察看。段雪恨在馬隊里,把韃靼汗妃阿莎麗也帶出來了,朱高煦也沒管她們。
土路還算寬敞,看起來可以行車,不過沒有鋪磚石,灰塵很大,連路邊的樹枝樹葉上也裹著一成泥。朱高煦等人騎馬慢行,他看到四面的村莊都很破敗陳舊,但時不時能看到白煙繚繞,聽到雞犬之聲,一切都很寧靜。
至少在今年朱高煦親眼看到的狀況,當地并無動蕩起義的跡象。
大伙兒游逛到了中午,忽然聽見附近的村莊里傳來了吹吹打打的聲音。朱高煦駐足觀望,身邊的文官侯海馬上說道:“圣上,此乃道士的樂器,那邊有白事。”
朱高煦瞧了一陣,便回顧左右道:“備一份禮,咱們去趁一頓午飯。”
侯海忙勸道:“圣上萬乘之軀,怕庶民接待不善。”
朱高煦低頭看了一眼身上的武服,又看侯海身上的紅袍、濱州官員的青袍,便道:“那朕再做一天洪公子,侯左使則是過路的官員,備禮前去討兩桌吃喝。”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舟曲县|
嵩明县|
长岛县|
嘉善县|
扬中市|
扎赉特旗|
彭泽县|
晴隆县|
壶关县|
苗栗县|
当阳市|
津市市|
扶沟县|
平阴县|
长泰县|
建湖县|
灯塔市|
新闻|
蕲春县|
孝义市|
城步|
江川县|
建始县|
德江县|
四平市|
金湖县|
镇赉县|
崇州市|
余姚市|
罗江县|
彭泽县|
两当县|
广宁县|
井研县|
巴林左旗|
镇赉县|
会同县|
金溪县|
彭泽县|
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