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每座古城都充滿故事,每座城墻都寫滿滄桑,繁華堅固的晉陽城,無疑就是座歷經滄桑、充滿傳奇的古城。此刻宛如山巒般高不可攀、不可動搖的晉陽城內外,正續寫著千百年來最后的一段往事。 炙熱的陽光灼燒著晉陽城的每一寸土地,烈日下的士兵們仍嚴陣以待,不敢有絲毫懈怠。四面城頭上的北漢軍士,人人持弓在手,拼死抵御著圍城的宋軍。幾月間,他們手中的弓弦不知拉放了多少次,已堪堪欲折。四面城墻下的大宋將士,人人手中持著刀槍,兵刃上也不知沾了多少北漢軍士的鮮血,都疲憊至極。 雙方誰都不肯后退半步,就這樣整整僵持了數月,縱然都已精疲力盡,但誰也不會輕易收兵。因為晉陽一旦被攻陷,就代表著北漢的滅亡,而此刻已經真正到了北漢生死攸關之時。 趙光義身著黃袍,內襯金甲,不斷在軍營中踱著步。他深知晉陽城中這些頑強抵抗的北漢士兵堅持不了多久,他擔心的是北漢后方強大的遼國是否會撕毀盟約派出援軍增援晉陽,他更加憂心身處郴州的趙德昭,和人在京城的趙德芳是否會趁機奪權。 他正低頭沉思,王侁快步走到趙光義面前,躬身道:“官家,微臣方才接到探馬來報,遼國不顧之前與我國的協定,已派出南院丞相耶律沙率領數萬遼軍前來支援北漢,不日便將抵達石嶺關!” 趙光義聞言眉頭蹙得更緊,“朕料到遼國人會反復無常,已派上將郭進前往石嶺關阻截遼軍,可郭將軍畢竟老邁,如果他沒有攔住遼軍,只怕晉陽之圍便要被解,那樣朕這幾個月的辛苦都要付之東流!” 王侁自告奮勇道:“官家,若您信得過微臣,微臣愿與田欽祚大人共赴石嶺關,協助郭將軍御敵。微臣向官家保證,我等寧死也絕不會放過一個遼軍,否則臣就雙手將人頭獻與官家!” 趙光義略一思忖,點頭道:“也好,你們速速去支援郭將軍,若是延誤了軍機,朕要你們的腦袋!” 王侁應了一聲,一揖到地,隨即策馬而去。趙光義望望他遠去的背影,又望望高大堅固,令人望而生嘆的晉陽城,轉過身向西南方默默禱告,“皇兄,昔年你和周太宗都沒有完成的心愿,朕就要幫你們實現了,希望你的在天之靈能助朕一臂之力!” 這時一名小校快步跑到近前,打斷了趙光義。他單膝跪倒在地,稟報道:“報告官家,武功郡王親自押了一萬石糧草來到軍中!” “朕知道了!”趙光義臉上的神色故作淡然,心中卻松了一口氣,暗道,“皇侄終于來了。他這一來不但免去了朕的后顧之憂,又為軍中添了糧草與士氣,看來是朕多慮了!” 趙光義心中暗自歡喜,正在得意之際,卻聽城南傳來一陣激烈的廝殺聲,只見城門中突然殺出四員大將,霎時把堅如磐石的宋營,攪鬧得人仰馬翻。幸虧曹彬、潘美等大將及時出馬,這才稍挫了一下他們的銳氣。 趙光義手搭涼棚,仔細向城南眺望,只見為首之人是位身掛金鎖甲,手持金背燕翎刀的老將,在他身后緊跟著一個銀槍白馬,英俊非凡的輕年將軍,他身旁還有一位高擎雙鞭的猛漢,最后是一位手持雙刀,兩鬢斑白的女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