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神道和人道相似,都乃集眾之道,匯聚的人數越多力量便越是強大。 杜康自己琢磨一會兒,就得出了一個結論: 如果能得到整個衍州信仰供奉的話,他只需要短則半年,長則一兩年的時間,就可以將書道人的神闕體系填充完畢,使這個分身擁有壬階的力量。 “太久了,實在是太久了,在京城危險的局勢中待這么久,卻只能獲得這點收益,這可不是一筆劃算的生意。 看局勢的發展吧,如果能在京城里站穩腳跟的話,倒是可以順手收割一波信仰。” 杜康將這個想法按在了心里,又轉口向余風打聽起了姬赟所有兒子的情況、皇子們背后的支持者、以及擁有高階修為的宗室子弟、將軍、大臣等值得注意的相關人員。 余風在絮絮叨叨講了一大圈之后,杜康才發現,大梁朝堂的局勢說復雜是極為復雜的,幾十個高階修士按照出身、姻親、仇怨、派系能分出幾十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小團體。 其中一些隱藏極深的利益糾葛,連余風這個大梁祖傳太監都難以理清。 可說簡單,其實也很簡單。 若是站在一朝太傅的角度觀之,朝中便只存在以皇室為首的文武百官勢力,以無生教和羅剎教為首的教派勢力,以及只聽命于皇帝本人的香火神靈勢力,其余的臣子都只是隨風而倒的墻頭草而已。 無生教和羅剎教能夠與朝廷休戚與共多年而屹立不倒,不只是因為自身實力強大,更是因為它們不會干涉皇權更替,大梁開國四百多年來,它們從來沒有明確的扶持過哪位皇子上位。 皇帝冊封的諸神們,也只會各安其職,在皇位空缺期間難以被他人調動。 真正會為皇位花落誰家拼命的,只有擁有各種復雜出身,家中大多只有一位高階修士,難以將力量和權力傳承給后代的普通大臣們。 根據所修法術的不同,高階修士壽命短的有幾百年,多的則有上千年,在法術難以突破、壽命很難延長的情況下,大臣在死后被皇帝冊封為神靈,在信仰中獲得永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延壽選擇。 冊封金敕級別的神靈需要消耗龐大的龍氣,但大梁的龍氣產出卻是有限的,皇帝往往會將有限的名額分給從龍功臣。 所以壽元將盡的大臣們,都會提前在皇帝的諸子身上下注,博一個死后封神的機會。 如果在爭位中失敗了,自己不過是早死幾十年罷了,可一旦僥幸成功,就能得享神靈的漫長生命。 甚至運氣好的話,還能活到下一個朝代繼續為新朝效力,大梁如今供奉的不少神靈,可都是從前朝大越繼承的。 在整個博弈的過程中,在先皇死后已經晉升為太后的皇后,將會全力支持自己的兒子登基,本身就是大臣之女的后宮妃子們,也會得到宮外父兄的支持。 人生在世,有誰會沒有親朋好友呢? 以姻親、師徒、故舊等天然的關系為紐帶,有志于神位的大臣們會自動站隊。 參照大梁短短的四百多年歷史,在皇帝繼位前的一個月時間里,各種陰謀陽謀將會不斷在京城發生,各方大打出手,打得京城血流成河,甚至大臣殺進皇宮誅殺太后的亂事都是曾有發生過的。 “大梁的選帝還真是亂啊,還好兩大國教和陛下冊封的神靈都是忠貞之輩,能保我大梁的江山安穩。” 聽完余風的描述,杜康背負雙手嘆了口氣,眉頭緊鎖,一副為大梁未來滿頭愁緒的忠臣模樣。 “若朝中百官都是太傅這樣的臣子,我大梁哪還會有幾十年一次的血流成河啊。” 余風也跟著搖搖頭,心中同樣滿是憂慮。 杜康堅持回京,余風便沒有了逗留在外的理由,他在擔心會不會被即將發生的變亂波及。 杜康側身看了一眼這個比女人還漂亮的太監,覺得他一定還隱瞞了很多事情,沒有和自己說明。 想到姬赟平叛海州的時候,只身一人前往刑天洞天,獨自出手迎戰駕馭著刑天法軀的福如海,其中固然會有在癸階高手的戰斗中,普通高階修士幫不上忙的原因。 但無生和羅剎兩教的教主沒有出手相助,就已經說明了大梁朝堂中的很多問題,這次京城之行,一定會比余風所說的更加兇險。 “京城這種一國首惡之地,哪會存在什么忠貞之輩,我有預感,這兩個教主一定會是極為難纏的角色,他們應該才是最為棘手的。” 自己選擇了一條艱難的道路,但杜康心中跳躍的,卻只有想要吞下一切的熾盛貪欲之火。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只有訂立一個遠大的目標,才能滿足他難填的欲壑。 天空碧藍如洗,腳下農田如格,兩人一路向京城飛去,腳下飛掠過的城池越來越大,沿途的人煙越來越密集,甚至還見到了幾座規模不遜色于滄瀾城的大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