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到了團部,周衛國就叫來了姜悅還有胡勇、黃瑩和李琦安排好了特務團接下來的工作后,就將能夠證明自己軍事身份的一切東西都拋下,換上了蕭雅一直就為自己保留好的那套西服,找來了一個根本沒有任何度數的眼睛戴上。偽裝成為了一個相當有文化的文化人后,就出了新鎮,前往滁州,然后從哪里轉車去江蘇,然后從江蘇去上海。 一路過去,有車坐車,有船坐船,沒船就和路上的行人徒步,聊聊家常。 抵達了上海郊外,這何止又才三四天呢。 進入市區,站在蘇州河橋上,一左一右完全就是兩個概念,雖然當地的百姓生活恢復往日平靜,也沒有戰亂的打擾。只是這其中的差別,又還是太明顯。 租界一邊的百姓,生活如同往日,他們并沒經歷前面那一次的大戰,就算是在場,也因為處于租界,沒有挨一發炮彈一顆的子彈。 依舊是燈紅酒綠,房屋林立,而日軍控制區,日軍便衣、憲兵、巡邏隊滿大街都是,商鋪上方,掛了不少的膏藥旗,見到日軍巡邏隊那不得不彎下的腰以及笑容,常常出現。 淪陷區,就算你在有能力和本事,在對方眼中,都算不了什么,只能祈求活著,而不能說是生活。 看著這左右如此差異的生活環境,看著這敲下靜靜流淌的河水,周衛國只能嘆息了聲將手中禮帽戴在頭上。 他得去《申報》報道,至于對方,如何將自己開除,那就不是自己考慮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能夠遇到張慶,一別一個多月,不知道在這邊,她生活如何。 想什么呢,人家生活在租界,能有什么事,而且她是金牌記者,怎么會參與到這種蝦米培訓訓練中。 隨同來往的行人過了橋,就是租界了,這地方不是日軍管轄,街道上時不時的出現了幾個懶惰包裹巨大頭巾大胡子的印度巡警在街道上溜達。 找不到具體位置,周衛國來到了一處躲藏在屬下乘涼的人力車,說出了自己需要去的地址。 接過了錢的人力車車夫連連彎腰讓周衛國上了車彎腰起身拉著車就往前走。 《申報》很大,甚至辦公的區域也很大,有單獨的校準、審核、編排、印刷等部門。 而這些部門,就在《申報》大樓。 三樓,就是這一次從各地新招募記者和一切有關人員進行分配培訓的地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