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稱之為絕中絕一點都不為過。
為什么邁克爾喬丹會被譽為nba籃球史上的goat,支撐他的除了那一身臻至化境的技術,還有就是他那絕強的身體天賦。
在邁克爾喬丹之后,nba賽場上面涌現出了無許許多多有實力的后來者,但是即使是這些人當中最優(yōu)秀的那一批選手,也依舊是沒有辦法和邁克爾喬丹相比較。
小球時代的球員暫且不論,畢竟聯盟規(guī)則改變之后,你很難比對兩個時代球員在賽場上面的含金量。
就拿后喬丹時代涌現出來的以艾弗森為首的四大分位來說,每個人都和邁克爾喬丹有著懸殊的差距。
艾弗森擁有著聯盟最最頂級的速度和身體協調性,他最快能夠在0.35秒的時間里面完成體前變相的技術動作,對于他而言,過人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
但是艾弗森的體格以及身體對抗就是他最大的弱點,他有著聯盟最鋒利的攻擊力,但是也是個“脆皮”選手。
球隊不得不在艾弗森的身上傾注一些防守力量,以彌補他的不足。
麥迪,球員生涯最著名的就是35秒13分,沒沒當球迷們談論起麥迪時刻,都為他那強悍的攻擊力而感慨。
但是麥迪是一個典型的炸球型熱區(qū)選手。
他的進攻區(qū)域其實相對固定,三分線內一步至三分線外一步的兩翼方位,以及籃下近筐點的油漆區(qū)。
麥迪的進攻有機可尋,面對強硬對手的時候,他往往會在接球之后運一步干拔跳投,亦或者是借隊友擋拆橫移一步跳投出手。
成熟期的麥迪技術特點符合了魔球理論,他極少在低效的中距離大量出手。
進攻熱區(qū)的存在制約了麥迪的上限,絕大多數時候,麥迪是沒有辦法吸引內線球員上前包夾的。
至于說文斯卡特,球迷們對他的最大印象應該就是“扣將”,他突破技術嫻熟,但稱不上頂尖,傳控能力在四大分位里面也屬于中下游,他的技術特點也制約了他沒有辦法消化大量的出手權。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卡特的技術還不足以和上面那兩人排在一個水準線上。
和邁克爾最相像的球員,雖然是小飛俠科比。
擁有著歷史級別的頂投能力,縱然防守球員做到極致,科比也有可能當著防守隊員的面,直接后仰跳投強行出手,并且命中籃筐。
而且和艾弗森不同,科比的體格很有可塑性,在科比進入湖人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成長之后,他的防守也成為了聯盟頂尖。
同時科比和麥迪那種熱區(qū)球員不太一樣的是,他擁有著在半場所有位置出手的能力,這一點和邁克爾喬丹非常相似。
巔峰期的科比就是時下聯盟最強的得分球員,但是即使是巔峰科比,一樣沒有辦法和邁克爾喬丹相比較。
不單單是個人榮譽,同時也有個人實力。
科比的手掌大小制約了他的上限,他沒有辦法像邁克爾一樣在空中“扭動著”自己的身體,以一種輕描淡寫的姿態(tài)越過防守隊員的防守。
如果不考慮技術特點,單單討論攻擊力的話,也許愛喝洗澡水的杜蘭特,會是那個比肩邁克爾喬丹的人物。
他們都擁有著他們那個時代最無解的攻擊力。
但是這兩個球員境遇不同,杜蘭特的性格導致他沒有辦法成為一個真正的領袖。
97-98賽季,邁克爾喬丹早已經過了巔峰期,現在的他,是靠技術,是靠時靈時不靈的身體屹立在球場上面,帶領公牛負重前行。
球場之中,攻守交替。
邁克爾的突進得分并沒有對森林狼造成太大的影響,加內特雖然協防失利,但是他并沒有將這一次失敗放在心上。
至于武道,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感覺。
喬丹的強勢他早有預料,但是需要借助隊友幫助的喬丹已經不再是那一個“惟我獨尊”的神了。
“傳球!”
進入前場之后武道表現出了強烈的進攻欲望,主動側身靠在了皮蓬的身上,給對方施加壓力的同時,武道也是手一招,主動朝著弧頂的馬布里要球。
說實話,這一攻馬布里并不想要繼續(xù)依賴武道的進攻能力,讓球員的進攻火力開至最大,最好的方式其實是想辦法讓所有的球員都能夠活躍起來,多點開花才能讓球員的進攻難以被對手預測、防守。
但是面對武道的要求,馬布里卻也沒有辦法拒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