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語或者是一個位置來形容老年巴克利的球風球路的話,組織前鋒這個詞恐怕是最為適合的一個詞了。 年輕時候的查爾斯巴克利有著近乎無敵的身體素質,依靠著他的大屁股往往能夠在低位無往而不利,即使是早年巴克利每場比賽都有一些不合理的3分球出手,但是他的真實命中率在巔峰期也是達到了恐怖的66%。 他的大屁股甚至強到要專門為他修改背身規則。 進入NBA的第二年,查爾斯巴克利保持著強有力的終結能力的情況下,還開發出了自己的傳球能力,場均助攻也從1.9飆升到了4.0,幾乎是翻了個倍。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巴克利終結能力也是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 97至98賽季的常規賽,受到傷病影響他的場均得分數也已經跌落掉了15分左右。 但是即使是那樣,他也依舊是聯盟當中最頂尖的那一批鋒線球員之一。 如果不是為了獲得總冠軍主動降薪,他這個層次的球員依舊配得上一個不錯的合同,畢竟能力和商業價值擺在那里。 老年巴克利的球風球路其實和森林狼還算匹配,在4號位的這一個位置上,他最大的短板就是受限于體型的防守能力。 他身高也注定了他在和同位置的球員對抗的時候,身高會成為他的短板。 同時代的馬龍在進入聯盟當中之后,防守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甚至一度成為最佳防守球員。 但是一直以來巴克利的防守能力都沒有出現過什么增長。 早年腿腳輕輕的,他還能夠防一防3號位,但是現在的他恐怕已經跟不上3號位球員的移動速度了。 讓他去防4號位的球員受限于體型,也會被人當做攻擊的弱點。 但是巴克利的這一個劣勢在森林狼當中卻能夠很好的被彌補,和他搭檔的內線球員要么就是本華萊士,要么就是加內特,這兩個球員都有著出色的協防能力以及恐怖的彈跳天賦。 多多少少能夠彌補一些巴克利的劣勢。 而且巴克利的出現也是增強了森林狼的低位威脅,武道習慣于在3分線外接球展開進攻,雖然他擁有著強悍的攻筐能力,但是等到武道這一個外線的球員持球殺入籃下的時候,對手的防線也已經收縮起來了。 很多時候籃下終結對于武道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迫于武道強悍的外線攻擊能力,森林狼的對手們往往會將自己的防線擴大至3分線外。 但是不巧的是,森林狼的內線球員們并不具備出色的低位進攻能力。 加內特的第一位進攻在同位置的球員當中只能說是還可以,他更習慣于跑到中距離去鐵血中投 在切洛基·帕克斯離開之后,森林狼的幾個內線球員當中已經沒有球員具備低位威脅了。 斯坦利羅伯茨體型雖然足夠,他的技術實在是太糙了,這樣的肉盾型球員在中端并不吃香。 巴克利的出現能夠很好的補足森林狼的進攻短板。 當然了,就是森林狼而言最關鍵的其實還是巴克利的那一手出色的傳球,因為進攻的巴克利同樣擁有著出色的視野和優秀的傳球能力,哪怕是低位單打機會不夠好,他也一樣能夠用出色的傳球將球傳到其他隊友的手中。 這就能夠將武道和馬布里這些球員的攻擊力完美發揮出來。 要說巴克利這個球員和武道之間有什么沖突的話,恐怕就是球權分配問題了。 武道是一個持球型球員,巴克利也是 甚至不單單只是他們兩人,馬布里的這個1號位同樣也是粘球的類型,湯姆的無球能力雖然已經開發出來了,但是總體上來說,他也需要占據一部分才能夠打出自己最好的表現。 巴克利加入他們森林狼之后,困擾球隊最大的問題恐怕就是球權的分配了。 武道從電話之中能夠感受到巴克利的態度,球權分配這一件事情應該能夠很好的解決。 而且36歲的巴克利能夠在賽場上面全力打多少時間恐怕也是個未知數。 最適合巴克利的位置恐怕不是首發主力,而是第一替補。 就是不知道.巴克利愿不愿意委屈自己,犧牲一下自己的上場時間。 知道即使是在退役的那一年,巴克利的場均上場時間也達到了恐怖的30分鐘,生涯末年常規賽短短20場比賽當中,首發比賽也有18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