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于是周秉義也跟著勸道:
“是啊爸,您的年紀也不小了,該做的奉獻也做了,而且您可是三個孫子等著您含飴弄孫呢!”
周志剛本想說自己還沒到退休的年齡,不過聽到自己三個孫子,瞬間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想了想,周志剛說道:“我現在也就五十六,離退休也沒幾年了,還是看看情況再說吧!”
終究沒有勸動周志剛,不過他此時也沒有原劇中的那些糟心事(大兒子給人當上門女婿、二女兒戀愛腦、三兒子娶寡婦)。
所以沒有逃避的想法,而且覺得兩個兒子說的不錯,要是有機會的話,他還真能想辦法回來,實在不行也就再熬上四年而已。
此時大家團聚過后,林昊又對周秉義問道:“你呢,以后有什么打算?”
周秉義此時也面臨一個選擇,是繼續在軍·區里發展,還是考試上大學讀書,然后轉向政介發展。
此時明副政委也有意轉向地方,如果繼續留在軍·區,那他今后將失去最大的靠山。
剛好明副政委想要帶周秉義一起,但如果轉到地方,他的學歷將成為一個大問題。
最關鍵的是,如果轉向地方,明副政委給他的助力,還不如郝冬梅父母助力大呢。
思忖一陣后,周秉義也跟林昊敞開心扉,把自己心里的顧慮說了一下,最后才說道:
“如果有可能的話,我覺得還是先去上學,再轉政介更穩妥一下。”
“聰明的選擇!”林昊聽完想也不想的說道:
“你想啊,經過這十年,一直都沒有新的大學生,我說的正經的大學生,不是工農兵大學啊。”
“因此現在國家極度缺乏人才,尤其是大學生這種高素質人才,對于第一批恢復的大學生,國家絕對會予以重用,所以你選擇讀書才是正確的選擇。”
“等你讀完大學,補足了短板,說句不好聽的,即便沒有明副政委或者你岳父家,你都是前途無量的。”
“當然,如果有他們的幫忙,愿意為你借力,那你的底蘊也更足,未來的道路走的更平順,潛力上限會更大······!”
經過林昊的分析,本就想考大學的周秉義,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不僅如此,他還準備讓郝冬梅也一起考。
······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77年,周志剛終究沒能調回來,一方面是當年參與的一些工程,現在還在使用,還沒有脫敏。
另一方面他收到三個子女的信,周秉義、周蓉、林昊都考上了大學。
也就意味著,未來三個孩子都不在光子片,那他提前回來還有什么意義。
于是寫信,想讓李素華以家屬的名義,來他工作的地方,也算夫妻團聚了。
“媽,你想不想去我爸那里?”林昊給李素華念完信,這才詢問道。
“我,我,我也不知道啊!”李素華有些不知所措的說道:
“我從來沒有出過遠門,也不知道他那里怎么樣,還有我走了后,你和春燕也去上學了,孩子怎么辦,他們誰來照顧啊?”
林昊笑了笑說道:“是啊,我和春燕,大哥和大嫂都要上學,也都沒時間照看孩子!”
“本來是想等爸提前退休回來,我和大哥的孩子就都您二老帶著,我們也好安心的去上學!”
“可現在爸回不來,把三個孩子都交給您照顧,我們還真有些不放心,剛好爸讓你過去,我和大哥商量了一下,要不您就帶著三孫子一起去我爸那兒。”
“等我們畢業,爸也退休回來了,那時候我們一家正好大團圓!”
李素華聞言有些意動,而且好多年沒有跟丈夫生活在一起,而且三年才聚一次。
而且還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帶著三個孫子跟丈夫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含飴弄孫~,想想就美得很!
“那,那行吧!”李素華笑容滿面的說道。
由于寄信花費的時間太長,加上林昊又不缺錢,于是給周志剛發了一封長電報。
而周志剛收到電報,頓時喜出望外,于是毫不猶豫的再次申請了探親假。
然而事情的發展總是瞬息萬變,就在周家商量孩子給父母帶的時候,郝冬梅的父母回來了。
周秉義把這個消息告訴郝冬梅的時候,可把她給高興壞了,這也就意味著一家人終于團聚了,是她的一家人。
果然,沒過多久,郝冬梅父母就回來工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