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城晚報》是京城日報社出版的報刊,創刊于今年3月。 作為一份新推出半年的報刊,盡管背靠京城日報社,但現在明顯還處在起步階段。 報社上下都很清楚,想讓《京城晚報》進入大眾和上級的視野,就需要做出亮眼的成績。 現在正值冬季,煤氣中毒的話題明顯貼合時事和老百姓的生活,在離過年只有兩個月的時間點上,工廠的安全生產也既合時宜,又講政治。 所以,方洪感覺這次的報道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他翻看著洗出來的照片,最終看向拍的楊鳳山、易中海等人和劉平講話的那張。 對于劉平,因為他的年齡和他所做的事,方洪曾想著要在報道里多寫一些他的內容,沒想到他竟然拒絕了,理由則是“他個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將他所講的安全知識傳播出去”。 這樣的表現讓他看到了一份赤子之心,他既欣賞又感動,而越是這樣,他越是不想埋沒了劉平的貢獻。 作為一名報社的編輯,他能做的就是在報道中多加上一段:“值得一提的是,做報告的劉平,今年才十五歲,在醫生考試的過程中,他發現了今年上報的數百起煤氣中毒的案例,本著對國家的熱愛,對人民健康的關心,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后,找到街道辦的王主任,先向附近的老百姓宣傳煤氣中毒和其它安全知識,后面為了盡快讓更多的人了解,聯系紅星軋鋼廠,雙方一起促成了這次大會的召開……” …… 劉平之所以拒絕宣傳自己,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私心,他發起的安全宣傳,目的是讓眾人知道他醫生的身份,進而進行自己的計劃。 如果宣傳他,說不定就要當典型人物到處給別人講課,且還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對他的計劃也會有一定不利的影響。 但是另一方面,這個過程中,見識和接觸到現在樸實的人們,尤其坐在近萬名工人面前的講話,那份震撼也確實凈化了他的心靈,提升了他的覺悟。 他回答方洪的話的確是他真實的想法。 老實說,能在全廠工人面前講話,這件事本身就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了。 正因如此,晚上回家后,易中海問他關于鄰居們要湊份子辦席給他慶祝的事,他毫不猶豫就拒絕了。 “大爺,這次在大會上講話,換成他們確實也做不到,但不管怎么說,咱們爺倆已經出風頭了,不做別的,即便眼紅也不會說什么,但要是接受大家湊錢給我們慶祝,事后私底下就難免會有別的想法了。” 易中海當了這么多年院里的一大爺,對眾人的脾性自是了解得很清楚,明白劉平的想法是對的,他之所以還要問劉平,主要是照顧他的心情——如果他想要熱鬧一番,他也能把這件事辦好。 此時聽完他的回答,不由大感欣慰:“平安,你長大了啊!” 第(1/3)頁